1.桑椹胚阶段胚胎发育(1-3天)分裂成2个独立胚体,形成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此类型占30%。
2.胚胎发育(4-8天)细胞复制成2个,各自形成独立胚胎,2个胎儿具有共同的胎盘及绒毛膜囊,但有各自的羊膜囊,两胎间有两层羊膜,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此类型占单卵双胎的68%左右。
3.羊膜囊形成后(第8-13天)胚盘分裂成2个,发育为2个胎儿,2个胎儿共用1个胎盘,1个羊膜囊,形成单绒毛膜囊单羊膜囊双胎(MCMA),此种类型占单卵双胎的1%-2%。
4.胚胎发育13天后,胚盘不完全分裂,形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连体双胎,此种类型约占单卵双胎的1/。
单绒单羊单绒双羊双绒双羊?图片来源网络以下来源网络图片
??????总结超声是如何来判别双胎的绒毛膜性:
1.早孕期(约7—9周):主要通过妊娠囊计数来判断绒毛膜性:
?吴剑老师病例(双绒双羊,两个厚壁的白圈)刘佳老师病例(双绒双羊)
?图片来源网络(六胞胎还有两个孕囊没打出来,六个厚壁)
(1)两个妊娠囊且各自有单个胚芽提示DCDA,两个厚壁的白圈,双绒双羊。
(2)一个妊娠囊其内含有两个分开的羊膜腔,腔内分别可见胚芽,提示MCDA,单绒双羊。
??左媛媛老师病例(单绒双羊)
?刘佳老师病例(考虑单绒双羊)
(3)一个妊娠囊内仅有一个羊膜腔,腔内含有两个胚芽,提示MCMA,单绒单羊。
?左媛媛老师病例(单绒单羊)
?群友分享病例(三胎,一个单绒单羊,一个单绒双羊)?刘海芳老师病例(双绒毛膜三羊膜囊,双活胎,其中一个绒毛膜内胎儿停止发育,另外一个绒毛膜内分裂成两个,单绒双羊)?佳丽老师病例(一胎考虑粘连带,群里最近有几例这种病例拿来区分一下)2.孕10-14周:通过双胎间的羊膜与胎盘交界的形态判断绒毛膜性:(1)单绒毛膜双胎羊膜分隔与胎盘呈"T"征;
?吴剑老师病例(典型"T"征)
?刘红娟老师病例(12周,单绒双羊)(2)双绒毛膜双胎胎膜融合处夹有胎盘组织,所以胎盘融合处表现为"双胎峰"(或"λ"征);
?陈艺老师病例(双绒双羊"λ"征)
?吴剑老师病例(双绒双羊)
?群友分享病例(双绒双羊)3.孕14-28周(中孕期):只能通过分离的胎盘个数或胎儿性别判断绒毛膜性:
(1)两胎儿间有分隔膜且有两个不连接的胎盘或两胎儿性别不一致者提示双绒双羊
?任传江老师病例(双胎22周,双绒双羊,有点难以区分通过宝宝性别可以确定)?张成林老师病例(双胎22周,典型"λ"征)?俞菲老师病例(双胎25周,"T"征)(2)两胎儿间无分隔膜,仅有一个胎盘提示MCMA单绒单羊;(3)只有一个胎盘,且有分隔膜,重点观察分隔膜与胎盘连接处形态,胎盘融合处表现为"双胎峰"(或"λ"征)提示MCDA双绒双羊;分隔与胎盘呈"T"征提示MCMA单绒双羊。4.晚孕期(28周以后):判断方法如中孕期,但由于胎儿较大,胎盘分隔膜连接处显示困难,无法准确判断绒毛膜性,只能判断羊膜性。隔膜厚度常作为估计绒毛膜数量的依据,隔膜薄提示单绒毛膜囊,隔膜厚(2mm)提示双绒毛膜囊
因此,双胎妊娠判别绒毛膜性的最佳时间是早孕期(约7-9周)与孕10-14周。
绒口诀:只要看有几个"厚壁的白圈圈"就行了,一个厚壁的白圈就是单绒,两个厚壁的白圈就是双绒。
羊口诀:看分隔,无分隔单羊,一个分隔双羊,两个分隔,三羊。
总有一些错过了看的黄金时期,无奈到了中晚孕时期,我们也需要尽量判断绒毛膜性,毕竟胖瘦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有些时候“入”征和“T”征这个简单的办法也不能很好的区分,因为随着宝宝的长大,分隔会被宝宝牵拉而变细,通俗一点说,就是小辫子可能被淘气的宝宝拽掉了。所以如果我们能看到小辫子,看到“入”征,那肯定就是双绒双羊;如果找不到小辫子,看到的是“T”征,我们不知道是它自己原本没有小辫子,还是被宝宝拽掉了,就不能判定就是双绒单羊。这可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呢?
有个特别简单的,就是看看两个宝宝是不是龙凤胎,如果是那么肯定就是双绒双羊。如果两个宝宝性别相同,就需要仔细寻找是否有羊膜带,如果没有,则是单绒单羊;如果有羊膜带,只能除外单绒单羊,不能确定双绒双羊还是单绒双羊。所以还是尽量不要错过黄金时期的筛查。
邓学东老师总结
1.双卵双胎占67%~70%;2.所有双卵双胎都是双绒毛膜腔双羊膜腔双胎;3.性别不同肯定双卵双胎;性别相同不一定不是双卵双胎;4.单卵双胎占30%~33%;5.单卵双胎中,双绒毛膜腔双羊膜腔占25%,单绒毛膜腔双羊膜腔占75%,单绒毛膜腔单羊膜腔占1~2%。6.两个分开的胎盘=双绒毛膜腔,(可以是单卵双胎或者双卵双胎);7.双胎峰=双绒毛膜腔,但未见双胎峰,并不意味着是单绒毛膜腔双胎;8.T字型+一个胎盘=单绒毛膜腔双羊膜腔双胎;9.绝大多数情况下,卵黄囊数目=羊膜腔数目;10.一个胎儿的脐带缠住另一个胎儿=单羊膜腔双胎。
三胞胎的绒毛性:
对于三胞胎妊娠,有更多的可能的组合:
?三绒毛膜腔——每个胎儿有一个单独的胎盘和绒毛膜腔
?双绒毛膜腔——三个胎儿中的两个共享胎盘和绒毛膜,第三个分开。
?单绒毛膜腔三胞胎——三个孩子共享一个胎盘和绒毛膜。
所有的双卵双胎(DZ),一定是双绒毛膜双胎(DC),不能反推,也就是说双绒毛膜双胎不一定都是双卵双胎。所有的单绒毛膜双胎(MC),一定是单卵双胎(MZ),也不能反推,也就是说单卵双胎不一定都是单绒毛膜双胎。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由于两胎儿共用一个胎盘绒毛膜板,胎盘表面及深部存在交通血管吻合,因此两胎儿之间存在血液交换,如果血流动力学不平衡或胎盘分割比例不均,可能导致:
01
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
02
双胎之一生长发育受限(s-IUGR)
03
双胎之一死亡
04
双胎之一无心畸形(TRAP)
05
双胎之一畸形
06
联体双胎
07
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系列(TAPS)
08
单绒单羊双胎(MCMA)等
不同形式的联体双胎
?图片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超声诊断:
联体双胎十分罕见,发生率约为1
,多见于多胎或双胎家庭,系单卵单羊膜腔于妊娠早期未能完全分离所致,或分裂过晚两个胚胎伴一个共同的卵黄囊而构成。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妊娠中的两个胎儿身体间的部分结构融合在一起不能分开。
根据连体的部位分类,最常见的类型是胸部连体(占75%),胸腹连体,共用心脏、肝脏和肠道。
其他类型包括臀部连体(臀部融合)、坐骨连体(下半身融合,两脊柱端以度角连接)、颅部连体(颅骨融合和身体分开)、脐部融合(下腹部融合共用肝脏和肠道),寄生胎。
滕顾顾老师病例(双胎颅胸腹连体,头颅融合,大脑里面两个小脑,一个脸,一对胳膊,脐以上的躯干都是共用。脊柱两条。脐以下都是两对)江海见老师病例(双胎胸腹连体)?陈兰清老师病例(双胎胸腹连体,颈部水囊瘤)
??陈兰清老师病例(双胎腹部连体)?许华老师病例(双胎胸腹连体)?罗兆邦老师病例(双胎胸腹连体)联体双胎应和双胎畸形鉴别,双胎畸形为双胎中一个或两个均有畸形,二者无组织上的联系。超声可以观察两胎儿头、胸、腹部等部位有无融合,胎动是否一致,超声是唯一能作到早期诊断的方法,但晚孕时因羊水较少,两胎体紧贴,塞满宫腔,胎动较少,诊断有一定困难,所以双胎妊娠检查应引起注意,首先鉴别是否为单羊膜囊双胎,然后从上到下多切面扫查,注意两胎儿有无组织上的联系,胎动时是否有一致性的活动,如有疑问需重复检查。
?吴冬老师病例(寄生胎)
?王娟老师病例(胎儿腹部有一混合回声包块,内可见一不规则的不均质回声区,内可见残缺的肢体、骨化不良的颅骨和畸形的躯干,与骶尾部相连,考虑寄生胎)?陈飞老师病例(考虑寄生胎)
寄生胎是指一完整胎体的某部位寄生有另一具或几具不完整的胎体,发生率仅为新生儿的1/0。多数寄生胎与宿主是不对称的单卵孪生,多位于宿主的腹膜后间隙或腹腔内。
寄生胎的营养供给来自宿主,并随宿主的生长而长大,但常因营养缺乏而造成发育不正常或严重畸形。
妊娠早期寄生胎较小时,产前超声不易诊断。当寄生胎所形成的包块内的实性成分中发现有四肢长骨的条状强回声、脊柱节段性强回声等类似胎儿结构时,则可明确诊断。
本病主要需与畸胎瘤鉴别:①寄生胎内多有椎骨系统,而畸胎瘤仅有零星的骨质;②寄生胎在解剖学和组织学上有比较成熟、分化良好的器官系统且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可具有正常人体结构组织,而畸胎瘤不能形成真正器官系统;③寄生胎有比较明显的胎儿外形,外表有皮肤包被,无论形态如何均在同一囊内。寄生胎在体内呈膨胀性生长,可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故产前诊断十分重要。虽然寄生胎的各种成分发育成熟,但有恶变可能,应尽早手术切除。
??李辉老师病例(骶尾部畸胎瘤lll型)
?陈兰清老师病例(骶尾部畸胎瘤l型)
陈磊老师病例(骶尾部畸胎瘤l型)??林小慧老师病例(骶尾部畸胎瘤l型)?陈兰清老师病例(考虑腹膜后畸胎瘤)?网络图片(考虑胎粪性腹膜炎)?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来源网络1型:大部分外露与腹外,只有很少一部分组织位于腹内骶骨前。
2型:大部分外露与腹外,但有明显的肿瘤组织向骨盆内生长。
3型:也是腹外型,但是大部分肿瘤组织位于腹部和盆腔内。
4型:则完全为与腹腔内。恶性率占
38%。
骶尾部畸胎瘤是一种发生于骶前区的先天性生殖细胞肿瘤,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肿瘤。这种通常为良性的肿瘤由骶骨外的多种组织构成,包含三层生殖细胞。神经胶质瘤是骶尾部畸胎瘤最常见的组织学表现。
骶尾部畸胎瘤生长在发育中的胎儿的脊柱底部。每40,名新生儿中就有一名患有这种疾病,女孩患病的可能性是男孩的四倍。大多数为良性,少数恶性,具体说来:骶尾部畸胎瘤75%为良性,12%为恶性,其余均为“未成熟畸胎瘤”。因此,推荐的畸胎瘤治疗方法是在胎儿出生后不久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如果在最初的手术中没有切除所有的肿瘤,畸胎瘤可能会重新生长。
腹膜后畸胎瘤易误诊为胎粪性腹膜炎,可能是由于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