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作三点说明:
一、本讲座介绍的是日常保健的方法,不是治病和急救的方法。不属于日常保健范畴的情况,比如:烧伤烫伤、事故致伤、虫兽咬伤、中毒、吞食异物(如鱼刺、硬币等)、传染病、急性病、女性分娩、慢性疾病严重到将要危及生命时、等等,医院处理。
二、这里介绍的方法是经过了一十几年实践检验的,完全可以肯定,大体上是正确的。本讲座的初稿写于年3月,虽然初稿比较简短、粗浅,但还是有很多人因为把这些方法应用于实践而受益。同时,由于经常收到反馈信息和建议,这些年来,对讲稿也进行过多次调整和完善。
三、整个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非常不足,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就更为有限,所以,这次的版本,局限和不当之处也依然是在所难免的,讲稿也还需要继续调整和完善,同样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在讲解健康知识和保健原理的时候,大家通常把与健康有关的因素分为四个大的方面:遗传、环境、医疗、个人生活方式。这是可以的,也是恰当的,但在讲解具体保健方法时需要细化。今天的讲座,我们就从遗传和胎传、微生物、空气、气候、辐射、寄生虫、运动、睡眠、饮食、心理等方面逐一展开讲解。
一、遗传和胎传
遗传病和胎传病是两类不同的先天性疾病。遗传病是指由家族既有的不良基因所引起和控制的疾病,通常表现出家族多发现象。胎传病是家族基因正常但母亲在受孕至分娩的整个妊娠期间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而导致婴儿出生后发生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偶发、家族个案。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有:某些器官未长全或畸形、多指/趾、唇/腭裂、先天聋哑、先天愚型等。
是否会有先天性疾病,由我们的父母所决定,我们自身无法左右,但有些可以在一定程度有所改善:多指/趾、唇/腭裂、心脏未长全等,可以通过手术改善;某些生理功能相对较弱如肝功能弱、大/小三阳、肾功能弱、易发风湿等,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科学保健,以尽可能延迟乃至完全避免诱发相关疾病。
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计划生孩子的人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为了降低后代患先天性疾病的风险,必须要学习相关生育知识,避免胎传病;有严重家族性基因缺陷的更要谨慎对待。
90后网络上的尖刀只向真理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