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多指畸形病因
多指畸形分类
多指畸形诊断
多指畸形检查
多指畸形表现
多指畸形科室

畸形的母爱

“看花媳妇啦!看花媳妇啦!”一群孩子边喊边向村西头跑去。“走,看新媳妇去!石头今天娶媳妇,咱去看看新娘子。”一个矮个子身体微胖的女人,边走边向几个坐在门前闲聊的邻居打招呼。“石头要娶媳妇了?你说的就是吴大锤家的儿子吧,都快30岁了,也关紧该娶媳妇了!”“听说新媳妇长得很漂亮,可惜是个哑巴。”“真的吗?原来这样。那也不错啊!吴大锤家穷的要啥没啥,石头还是恁老实,能娶个媳妇已经不错了。”“走,咱也看看去!”几个女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也到村西头看热闹去了。刘大锤家的院子里人声嘈杂,院里院外早已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这是一个世世代代靠种地吃饭的农户人家,有三间正房和两间偏房,都是土瓦房。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偏房的屋门上贴着大红对联,窗户上糊着红纸。院子里摆着两捆稻草,门口是一个放着木炭的大火盆。万事具备,只等新娘子进家门。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两个打扮得十分干净利落的女人,搀扶着新娘子姗姗而来。只见她身形苗条,秀丽清纯,清爽的头发,清澈的眼眸。上身穿一件西瓜红紧身羽绒服,下身着一条重蓝色牛仔裤,脚上是一双半高跟皮鞋。“好漂亮的新娘子啊!”有人忍不住赞叹着。“听说是个哑巴,可怎么看也不像啊!”“石头真是有福气,娶了个俊媳妇。”看热闹的人们小声嘀嘀咕咕,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哑女在两个女人的带领下,拜天地,拜父母,夫妻拜,跨火盆,进洞房,整个过程都面带微笑,略含羞涩。一切都做得恰到好处,娇羞而不胆怯,大方而不张扬。婚后第二天下午,太阳刚落山,哑女就早早的下厨了。她还记得在家时母亲对她的嘱咐:刚娶到家的新娘子,第二天要给全家人做一顿晚饭,向婆家显示一下新媳妇做饭的本领。她麻利地扎上围裙,洗手,和面,擀面条。擀出来的面条不厚不薄,不宽不窄。然后添水,烧火,做饭,做出来的面条饭香味扑鼻,不稀不稠。石头见媳妇做好了饭,拿了勺子就准备舀。哑女一把夺过勺子,先盛了一碗双手捧着送给公爹,又盛一碗送给婆婆,再盛了一碗放在灶台上,用手指了指,示意石头自己端。最后一碗才是自己的。吴大锤老两口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逢人便夸儿子娶了个好媳妇。哑女的婚姻生活,从此拉开了序幕,而这其实也是她悲剧人生的开始。三个月后,哑女怀孕了。八九十年代正是国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时期。那时候夫妻俩想要生孩子,不是结婚后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要孩子,需要先办理一个准孕证。怀孕三个月后,再把准孕证换成准生证。如果没有准孕证,就属于计划外怀孕,是要罚款的。刘大锤一家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想只要娶回一个媳妇就万事大吉,只等着抱孙子了。哪里知道还得要什么准孕证。哑女怀孕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村妇女主任的耳朵里,妇女主任心想:这可不行,现在计划生育这么紧,上面三天两头下来检查。如果被查到了,大队计划生育工作就落后了,我这个妇女主任的职位也难保,不能让她生。妇女主任亲自来到石头家,一来是想打听一下石头媳妇怀孕的事情是真是假,二来是想催他们赶快去办理准孕证。石头父子到地里干活去了,家里只有哑女和她的婆婆。婆婆一看到妇女主任来了,就知道事情不妙,立马变了脸色。可哑女不知道,她不认识妇女主任,也从来没人给她讲过计划生育的事。妇女主任拉了一个凳子坐在哑女面前,她看了看哑女纳的鞋垫,竖起了大拇指。哑女知道她是夸自己的鞋垫做得好,咧着嘴直笑。妇女主任又指了指哑女的肚子,哑女立刻明白她的意思,显出很羞涩的样子。然后伸出两个手指头,告诉妇女主任,她怀孕两个月了。婆婆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呵斥着不让哑女再比划。恰在这时石头父子从地里回来了,妇女主任就开始了她的动员工作。她讲了当前计划生育的形势,讲了违反政策的后果,又举了一大堆违反政策被罚的例子,临走前撂下话:“只要石头媳妇做完人流,村委立马给你们办准孕证。石头和他媳妇都还年轻,再要个孩子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你们东躲西藏不去做,到时候至少得罚款五百元。咱都是老百姓人家,挣个钱也不容易,你们看着办吧!”吴大锤老两口一听要罚款,吓得两腿发软。石头的母亲忍不住开始唠叨起来:“石头啊,不行的话你就带着你媳妇去做流产吧,从你订婚到结婚已经花了五六千元。现在欠人家一屁股债也还不上,要是再罚款,到哪儿弄钱去?这日子也没法过了。”吴大锤坐在厨房门前的石头上“吧嗒吧嗒”抽旱烟,一脸愁相,闷声不语。石头当然不想让媳妇去做人流,但他也因为钱的事发愁。他不是一个敢做敢当的男子汉,他也知道自己没本事,挣不来钱。结婚的钱还是父母东一家西一家凑来的,要是再罚款,就是出去借也没有借的地方了。而哑女对这一切毫不知晓,据说先天的哑巴耳朵也听不到声音。她从小没进过校门,没读过书,也很少有人和她交流,她压根不知道还有计划生育这么一回事。石头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决定带哑女去做人流。可怜哑女一切都还蒙在鼓里,她还以为石头带她到镇上去赶集呢,高兴得一路神采飞扬。石头带她去了计划生育指导站。当医生和护士让她上手术台时,她起初不太情愿,但后来以为医生要给她做孕期检查,就乖乖的上了手术台。当她感觉事情不妙,开始大喊大叫时,木已成舟,为时已晚。手术后的哑女捶胸顿足,大哭不止。回到家后,哑女一直神色沮丧。起初几天连饭也不吃。她不明白丈夫为啥要和医生一起合伙骗她,夺走了她的孩子。此后哑女的脸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笑容。几天后,妇女主任亲自出头给石头办理了一张准孕证。又过了三个月,哑女再次怀孕。哑女的脸上这才又流露出喜悦的神情。但她明显有了提防心理,害怕见人,很少出大门,不再让任何人给她做检查。谢天谢地,孩子总算顺利降生了,而且是一个男孩。吴大锤一家人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哑女虽然经历了生产的痛苦,但看到身边的孩子,也忍不住“嘿嘿”直笑。但她哪里知道丈夫和婆婆又在酝酿着一个让她无法接受的计谋。村里人传言,哑巴生下的孩子不能吃母亲的奶水,否则的话,将来也是一个哑巴。石头一家人不想让自己的后代也成为哑巴,因而他们商定坚决不让孩子吃哑女的奶。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晚上,婆婆就准备把孩子从哑女的身边抱走。刚开始哑女以为婆婆抱起孩子,要给孩子换尿布。当她看到婆婆把孩子往屋外抱时,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鞋也顾不上穿,“哑哑”的叫着跑过去,拽住婆婆的衣襟,死活不让她抱走。婆婆解释说:“让孩子去上房屋和我睡,你一个人好好歇歇。”哑女哪里肯听婆婆的解释。她使了蛮劲去夺孩子,婆婆已经六十多岁,满头白发,肯定不是她的对手。她一把夺过孩子,孩子吓得“哇哇”直哭。石头听到声音,进屋想帮他母亲把孩子要过来。哑女急得快要哭了,“啊啊”的叫着,死命搂着孩子不放。石头小声对母亲说:“等她睡着了,再悄悄抱过去吧。”哑女抱了孩子,回到被窝。可她变得十分警觉,一直不知疲倦的睁着双眼,没有了一点睡意。她眼巴巴的看着儿子,谁也不让靠近。石头和她母亲也不敢有丝毫倦怠,他们商定必须在哑女有奶水前,把孩子抱离她的身边。石头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哑女也睡着了,可怀里还紧紧搂着孩子。他慢慢把哑女搂着孩子的胳膊拿开,又慢慢把孩子一点一点挪离哑女的身子,轻轻把孩子抱过来送到上房屋他母亲那儿去。哑女一觉醒来不见了怀里的孩子,她在床上各处找也找不到。她开始哭着“呀呀”大叫起来。她发了疯似的冲到门口,但门被反锁了。任她怎样叫喊也没人理她,她绝望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那声音听起来十分凄惨。就这样哑女在生下孩子一天后就母子分离,孩子在上房屋,由她的婆婆照看,她被锁在偏房屋里,天天大喊大叫。石头和他母亲也按时给她送来一日三餐,但哑女吃得很少。坐月子本来应该是吃好喝好,精心保养的时期,可怜的哑女,却连见到儿子的愿望都难以满足。她日渐消瘦,头发凌乱,面目憔悴,一双无神的眼睛充满敌意。十几天后,石头拿了礼品到岳父家去报喜,哑女的父母得知女儿生了个大胖小子,也欢天喜地。岳母做了好吃好喝的,盛情招待前来报喜的女婿,并告诉石头她们娘家人已经商量好,过几天就去看女儿和外孙。石头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他们商议,哑女的娘家人来的时候,肯定不能再把她锁在屋子里,让她们母子分离。石头的母亲知道,孩子生下来十天左右不吃母乳,产妇就会回奶,没有了奶水。就哑女目前的状况看,肯定也没有奶水了。于是她就把孩子抱回哑女的身边。当哑女再次见到儿子的时候,远远胜过见到久别重逢的珠宝。她一把接过孩子,紧紧的抱在怀里,抱得很紧很紧。而且此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从她的怀里夺走孩子。此后的日子,哑女天天抱着儿子。除了儿子,她什么也不再关心,什么也不再做。她不再下厨做饭,不再做针线活,更不下地干活,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紧紧的搂着孩子。奶粉他们家是买不起的,婆婆和石头平时就是给孩子做面汤,炖鸡蛋,熬米糊,想方设法给孩子补充营养。不过这些问题哑女很少操心,她就只管分分秒秒不离开孩子。石头母子也多次设法想从哑女的怀里夺过孩子,抱上那么一小会儿,但这是不可能的。只要看到石头和婆婆他们走近,她就会用充满敌意的眼睛仇视着他们,并发出“啊啊”的叫声。就像防备老鹰会叼走小鸡那样时刻提防着他们。为此哑女也没少挨打。石头有时会气急败坏的打她,即使打疼她也绝不松手,只会更大声音的叫,叫得十分凄惨。整个村子的上空都回荡着这种声音。有时为了自卫,她甚至会用手去抓,用牙去咬石头,但就是不松开孩子。摆出一副要夺出孩子,除非让她死的架势。日子久了,石头和婆婆也不再去夺孩子,任由她天天紧紧的抱着。可孩子已经三岁了,个子不矮,却十分瘦弱,像见不到阳光的豆芽。和他儿子一般大小的孩子早已到处跑着玩,可他的儿子还从未下过地。不过让石头母子感到欣喜的是,孩子没有语言障碍,能说话。但他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善于和同龄儿童交流,和他的母亲一样,他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他很少说话,张口就是骂人。看着孩子越来越大,在只有她们母子的时候,哑女也会松开手,试着让儿子站在地上。但儿子的两条腿并拢在一起,根本无法站立。一直到儿子五岁的时候,还是无法独立行走。石头从柴堆里捡出一根光滑的棍子递给儿子说:“给,拿着!拄着棍子走走试试。”儿子拄着棍子,艰难的迈动那双被母亲抱得弯曲变形了的小腿,竟然慢慢得跨出了一步。哑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此后儿子拄着拐杖学走路,虽然步履蹒跚,但毕竟还是学会走路了!遗憾的是,他那畸形的双腿始终离不开拐杖的支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xshes.com/dzjxby/16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