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别筝,陆斌,石晋,张浚睿,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整形科,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畸胎瘤属胚胎来源性真性肿瘤,多数畸胎瘤包含至少2个或3个胚层的组织成分,发生于头颈部者少见,仅占不到5%。我科于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3岁1个月,父母代述其出生后即发现舌体形态异常,舌体表面可见数个大小不等肿物,双足多趾及并趾。随患者生长发育,舌体表面肿物渐进增大,影响舌体运动及患者发音,遂前来我科就诊。
患者足月顺产,母亲孕期无感染及服药史,家族中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专科检查见患者舌体形态异常,双侧舌缘均可见2肿物隆起于舌体表面,质中等,未扪及明显包膜,无压痛。伸舌居中,舌尖呈“M”形,舌体上抬运动受限(图1)。双足可见第1趾多趾及并趾(图2)。
辅助检查:颌骨三维CT示患者上下颌骨未见明显异常,X线片示双足各6个趾骨。
完善相关检查后全麻下行舌体肿物切除术、舌系带修整术、舌体形态整复术。病理报告显示上皮不完全性过度角化,可见脂肪、肌肉、神经组织,确诊为舌体良性畸胎瘤(图3)。然而,对于患者的多趾及并趾畸形,其肢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因素并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遗传学检查。
2讨论
畸胎瘤是由胚胎干细胞衍生而来的瘤性组织,起源于潜在多功能的原始胚(胚胎?)细胞,儿童畸胎瘤多为良性,但恶性倾向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并且舌部畸胎瘤会因体积增大引起患者通气困难或营养障碍,因此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在本病例中,肿瘤应来源于外胚层组织,并在其形成第一鳃弓及舌体的过程中,肿瘤发展并最后引起舌体形态发育畸形。术后,患者舌体形态恢复正常,运动功能改善明显。
我科给予患者父母语音训练方面的指导,并要求其定期随访复查。另外,我科建议患者学龄前于骨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科室就诊,治疗多趾并趾畸形,避免其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心理缺陷。
来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年9月第30卷第5期
来源:医脉通
1.宝宝换牙顺序图
2.最有效的刷牙方法,精美动画教程!
3.口腔麻醉美图
4.斯康杜尼与碧兰麻的区别
5.一个小黑点的可怕力量
6.牙周炎会偷偷吃掉你的骨头
7.牙医必学:VITA3DMaster(维他3D比色板)比色教程
8.全国第一套牙保健操视频首发
9.香港卫生署推荐视频:牙线的正确使用方法
10.比吃糖还伤牙的7大坏习惯,妈妈们注意了!
11.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别筝等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