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称论文发表,提供国家级、省级论文发表。北大核心、科技核心论文发表,SCI发表。涵盖学科广,知网、万方、维普、龙源四大检索收录。包录用包出刊,诚信第一,欢迎咨询!
创文服务
专注学术论文领域,学术与语言并重,深层次解决根本问题。诚信快捷,技术领先,服务领先。
探讨以趾背动脉为蒂的甲皮瓣修复拇指甲床合并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年5月至年6月,我们对11例拇指甲床合并指背皮肤缺损患者采用以趾背动脉为蒂的甲皮瓣修复。术后定期随访患指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所有甲皮瓣均顺利存活,伤口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4个月,皮瓣质地和颜色与受区皮肤相近,指甲生长良好,外观与功能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恢复良好。结论以趾背动脉为蒂的甲皮瓣修复拇指甲床合并指背皮肤缺损临床疗效良好,能够很大限度恢复患指外观和功能。
目的探讨指蹼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术后供区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年2月至年4月我们采用指蹼动脉穿支皮瓣对38例42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术后供区创面进行修复,皮瓣切取后通过皮下隧道或明道转移覆盖受区,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38例42指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例2指术后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泡,经抬高患肢、间断拆线处理后,换药愈合。随访3~14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两点分辨觉达7~11mm,平均8mm。皮瓣肤色质地与健侧无明显差异,外观无臃肿,指蹼内收外展活动接近正常。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优35例38指,良1例2指,可2例2指,优良率为94.7%。结论采用指蹼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手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术后供区创面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较好。
目的观察应用带皮神经及浅静脉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年2月至年2月我院应用带小腿外侧皮神经及浅静脉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其中手背12例,手掌10例,腕部14例。结果术后3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8~14个月,平均11个月,感觉恢复至S3以上。皮瓣色泽、质地、感觉恢复良好。结论带皮神经及浅静脉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穿支恒定,切取简便,对供区损伤小,且能最大程度重建手部功能。皮瓣因携带浅静脉增加了静脉回流,携带皮神经能恢复手部感觉。
目的介绍一种背侧截骨矫正Kirner畸形的手术方式,初步探讨并评价矫正Kirner畸形的效果。方法自年9月至年5月,我们采用背侧劈开甲床截骨矫正治疗3例Kirner畸形患者,术后根据畸形矫正程度、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结果3例Kirner畸形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11个月、16个月,均良好矫正了手指畸形,明显改善了外观,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背侧纵向劈开甲床截骨矫正Kirner畸形的手术方式比较可靠,临床效果满意,但由于此病较罕见,病例数极少,仍需进一步探讨。
目的探讨单叶或双叶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足背皮肤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年1月至年3月,我们对18例手足背皮肤肌腱缺损患者,采用单叶或双叶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背创面14例,足背创面4例。其中伴1条肌腱缺损1例,伴2条肌腱缺损5例,伴3条肌腱缺损8例,伴4条肌腱缺损3例,伴5条肌腱缺损1例。单叶修复12例,双叶修复6例。6例术后进行了二次皮瓣整形及肌腱松解术。结果术后18例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大腿供区愈合良好,仅留有线性瘢痕,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3个月。14例手背缺损病例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6例,良7例,差1例。4例足背缺损病例功能恢复良好,足趾无下垂,行走功能不受限。11例皮瓣外形、质地优良,无伸肌腱再次断裂及粘连。6例因皮瓣臃肿外形不满意,于术后3个月行二次手术修薄;其中4例手部创面修复术后伴有肌腱粘连,在皮瓣修薄的同时行肌腱松解术,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单叶或双叶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足背皮肤肌腱缺损对供区损伤小,手足功能恢复好,是修复此类损伤较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