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骨折十分常见,每年发病率为67.9/10万人次,关节脱位发病率为每年11.2/人次。在手的使用中,近指间(PIP)关节承受较大的力矩,并且周围没有相应的保护结构。这使PIP关节与周围结构相比更易遭受损伤。此外,因为近节指骨及中节指骨关节面的对合高度匹配,也使其更易受到损伤。
近指间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很常见,但却经常容易被患者或医生忽略或漏诊。区分稳定、不稳定和可疑的病变,并了解和鉴别何种治疗方法和原则对于治疗近指间关节损伤是十分重要的。
近指间关节损伤有哪些类型?
PIP关节的损伤类型包括仅影响韧带结构的损伤、累及中节指骨基底掌板连接处的小的撕脱骨折,以及累及中节指骨基底较大骨折块的损伤。
PIP关节骨折经常被当作“扭伤”或“挤伤”而被漏诊,从而导致继发的僵硬、疼痛、肿胀、成角畸形,影像学上可表现为早期关节炎。合并关节脱位的骨折多为程度较重的粉碎性骨折,该类骨折难以治疗,并可导致关节疼痛、僵硬。
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原则的重点在于使中节指骨及近节指骨复位至同一轴线,避免出现伸直终末期的中节指骨半脱位,或屈曲时中节指骨的异常铰链式滑动。持续性半脱位的预后很差。有证据表明,防止异常的铰链式滑动,对PIP关节骨折与脱位获得良好预后最为重要。
如果PIP关节能保持正常中心复位关系,关节面解剖复位就不那么重要了。虽然有少数学者及著名临床医生认为,在PIP关节骨折与脱位的治疗中,关节面的复位应放在首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即使不保持关节解剖复位,只要没有关节伴脱位并且及时早期运动的话,也可获得满意预后。
现在认为,早期运动也是使PIP骨折伴脱位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也呼应了Salter先前所做的研究工作,积极的持续被动活动对软骨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尽管很多综述中强调了这一点,但目前仍然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持这些观点。一些研究表明,稍微延长松动时间(最多3~4周时间制动),预后也很理想。但也有研究持相反结果,即制动了相同的时间,但效果不佳。尽管如此,很多治疗方法都允许早期活动并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因此,目前的共识是只要在不牺牲稳定性的情况下,越早进行活动越好。
举个栗子~
患者,男性,51岁,右利手,手工劳动作业者,出现右手环指PIP关节的疼痛、畸形和肿胀。患者自诉平地摔伤,右手环指伸直位触地,手指受到轴向负荷。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显示皮肤完好,PIP关节无活动。手指可见明显肿胀。因诱发明显疼痛,应力试验受限。神经血管检查显示,尺桡神经支配区均有5mm两点辨别觉,与其余手指类似。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小于2秒,与其余手指类似。
诊断性检查与诊断
前后位、斜位和侧位片(图1)显示环指中节指骨粉碎性骨折伴PIP关节不全脱位。值得注意的是,近节指骨背侧基底部仍然完好。后前位的整体排列良好。诊断为右手环指PIP骨折与脱位。
图1患者,男性,51岁,右手环指后前位、斜位和侧位片显示PIP关节背侧骨折与脱位、注意中节指骨背侧皮质完好。
分析加载中……
分析阅读
滑动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