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膝内、外翻介绍和临床处理原则?
膝内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下肢畸形,占居儿童下肢畸形发生率第2位,此种畸形常常造成患儿内八、外步态功能异常,易跌倒,这也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什么是XO型腿
1定义:膝外翻俗称“X”型腿。膝外翻是之在双膝关节并拢并伸直的情况下,两侧脚踝的内侧不能靠拢。双足踝内侧之间的距离反映膝外翻的严重程度。
膝内翻又称“O”型腿,膝内翻是指在双足踝并拢并伸直膝关节的情况下,两个膝关节不能靠拢。两膝之间的距离反映膝内翻的严重程度。
2定义:正常时下肢重力线经过股骨头的中部,膝关节的中部向下延伸并经跟骨的中部。股骨干在向膝关节延伸的过程中,沿一定角度逐渐向人体中线靠拢。这个倾斜的走向是由股骨近端度的生理性倾斜造成的。由于胫骨近端关节面接近水平,膝关节的侧角为-度。膝关节的额面的生理角度被称为膝外翻。额面膝关节角度的改变视为病态。侧角小于度称为过度膝外翻或”X型腿”,与之相反,侧角超过则称为膝内翻或“O型腿”。
二:儿童的下肢发育的过程
儿童膝外翻畸形一般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2类情况,生理性膝外翻多是下肢生长发育自然规律的表现:2岁之前主要是以“O”型腿(即膝内翻)为主要表现,这主要是由于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特殊姿势延续至出生后所致。2岁以后逐渐变成X型腿;3~4岁时则主要表现为“X”型腿(即膝外翻),4岁左右X型腿程度往往最明显,6岁以后X型弧度逐渐减小,6岁左右时双腿长成和成人一样的外观。但此时家长往往不易察觉,多数家长是因发现患儿行走频繁跌倒或内“八”字步态而就医,这是因为膝外翻患儿行走时双膝关节内侧频繁发生碰撞而致患儿易跌倒,有的患儿为避免膝关节内侧频繁碰撞跌倒,因而代偿性改变步态,成为内“八”字步。生理性膝外翻多可随年龄增长得到自行纠正。
造成小儿膝内外翻畸形的病理性原因有很多,由于小儿处于持续生长中,一些病因若不能及时解除或纠正,常可加重或导致永久性的膝关节畸形。通常创伤骨折,内科疾病,如脊髓灰质炎blount病、黏多糖病、佝偻病均可致病理性膝外翻。此外,继发于严重感染,如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也可致严重膝外翻。8岁以上儿童出现特发性膝内翻或者膝外翻,这些膝内翻膝外翻畸形不会自行矫正,国外学者研究还显示,年龄较大儿童若常参加强对抗性的活动,如轮滑、旱冰鞋、拔河等运动,也是导致其出现“X”型腿的原因之一。
0-2岁呈膝内翻、2-4岁呈现膝外翻4-6岁基本趋于正常。
三:临床表现:
1.膝关节不适:为常见症状。一般来说,儿童或青少年患者的症状较轻,主要是因为患病时间较短。成人,尤其30岁以上的患者症状较明显,一般在行走或劳累后,膝部感到酸困不适或疼痛。
2.膝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早期疼痛不太明显,一般在出现膝内、外翻畸形15~20年以后,开始出现膝关节疼痛症状。开始只在行走较长距离后出现膝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膝内翻患者在关节内侧疼痛,膝外翻患者在外侧疼痛。随着时间推移,其症状发作频率逐渐增多,疼痛时间也随之延长,影响睡眠和休息。继疼痛加剧后,膝关节屈伸活动亦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屈曲范围可越来越小,严重的患者,膝关节趋于僵直。
3.畸形:最典型突出的体征。膝内翻者,膝关节向外侧凸起,两膝内缘不能并拢,从正面看双下肢呈“O”形。膝外翻者小腿向外展,站立时双膝并拢,两脚踝分离不能接触,呈“X”形
4.步态:膝内翻患者,行走时下肢不稳,左右摇摆,像鸭子一样,俗称“鸭步”,年幼时即可出现,后逐渐加重。膝外翻轻者,步态无明显异常;膝外翻重者,走路时膝关节屈曲,步幅小,频率大且呈左右摇摆状。
病理特点:根据引起疾病的原因,原发部位可有局部的异常包括局部骨骺不对称早闭、骨骺破坏、膝内外翻畸形、下肢力线排列紊乱、骨骺负重点不对称等。
影像学特点:主要是X线检查。通过X线可明确诊断及了解发生膝内外翻的病理原因,同时测量胫骨和股骨纵轴所成的夹角即胫股角判断膝内外翻和发展程度,也可测量胫骨的纵轴和骨骺的水平线所成的夹角即干骺端-骨干角。膝内翻畸形时,还可见膝关节平面稍内斜、胫骨上端成角、局部骨皮质一般无异常改变,而膝外翻常表现为股骨下端有成角改变。
四:治疗原则
膝内翻的矫正方法包括:手术、仪器、夹板、锻炼、矫正鞋垫等
1观察:2-2.5岁的儿童膝内翻和膝外翻,绝大多数可以随着生长发育自行矫正;若身高正常、对称良好、且无继发性内科疾病、两踝间距无进行性增大则无需处理,之后每3个月随访,如果2.5岁以后两踝间距有进行性增大,而且双下肢腿型不对称,则建议进行矫形支具干预。(通常先选择矫形鞋垫)
保守治疗方案:轻、中度病理性膝内、外翻可采用垫矫形鞋垫纠正步态和夜用支具矫形矫正腿型,根据实际情况来出矫形方案。
手术治疗方案:年龄在8岁后且间距超过10cm以上的病例可考虑截骨矫形手术。
周岁以下的儿童有xo型腿,可定制矫正支具进行了矫正,矫正X、O形腿可以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成年人,矫正相对困难,也比较费时间,可以晚上佩戴矫正器,配合一些康复治疗;采用矫形器,对X、O形腿畸形部位施于持续的、适当的压力,达到纠正畸形、并在治疗期间可正常生活的目的。
3临床处理的原则:是把膝外翻和膝内翻分轻、中、重,
膝外翻踝间距1-3厘米是轻度观察、3-6厘米中度建议矫形器干预、6-9厘米重度必须矫形器干预。、大于10厘米临床上手术干预。
请写下您的留言:
敬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