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对准父母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一个新生命的降生会给家庭带来幸福和欢笑。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一些宝宝在出生时就带有缺陷,而他们的降临也往往开始了一个家庭的不幸。
根据年9月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统计,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约有90万例出生缺陷儿,属于出生缺陷发生率高的国家,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神经管畸形等位列前茅。
9月12日是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出生缺陷危害严重,但有预防措施,是可以避免的。即使生育了有出生缺陷疾病的孩子,只要及时诊断治疗,孩子也很有希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认识出生缺陷的现状和了解预防出生缺陷的必要措施,应成为准父母在决定生育之后的第一课。
你的孩子是出生缺陷高发人群吗?
1、准妈妈年龄在35岁以上者;
2、孕早期受过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者;
3、孕早期部分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碘与叶酸缺乏者;
4、孕早期接触过X线或苯、铅、汞等有害物质者;
5、孕早期用药未经医生指导。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预防出生缺陷呢?
作为准备生育的夫妇,要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应该抓住三个关键的阶段:就是孕前、孕期和出生后。
一级预防:婚前、孕前检查
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保健,包括婚前咨询检查,了解未婚双方的健康状况有无影响下一代生命健康的疾病,需要采取什么相应的预防措施。
怀孕前作好充分准备,孕前妇女要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预防感染、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并根据需要增补叶酸、注射疫苗等。禁止近亲婚育。
具体措施:
孕前4至6个月进行孕前检查;
避免近亲结婚生育和大龄生育;
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可以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食盐加碘可预防地方性克汀病;
孕前3个月接种风疹疫苗;
在孕早期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远离毒品,戒烟戒酒,严格控制孕期用药安全;
女性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二级预防:孕早期保健
指孕早期保健,包括合理营养、谨慎用药,推广联合产前筛查在早孕期(8-14周)、中早孕期(15-20周)进行,孕妇可在孕12-14周、孕20-22周及32周左右各进行一次B超检查,可检测出70%-80%的出生缺陷。
母血生化指标产前筛查可检测出60%-70%的高危缺陷。在孕16-20周进行产前诊断如染色体、基因诊断临床医学诊断等,可以早发现、早诊断,及早采取措施,预防缺陷儿。
具体措施:
进行孕前遗传咨询和遗传学检查;
进行产前筛查和异常染色体筛查;
怀孕16至24周进行超声检查。
三级预防:新生儿筛查
指对新生儿筛查,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听力障碍等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对缺陷儿童及早诊断,选择最佳的手术矫正时机,以降低缺陷儿给家庭造成的负担。
但预防工作的重点是一级和二级预防,即婚前、孕前和孕期干预。
具体措施:
进行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筛查,进行早期干预;
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早期发现、预防和减轻听力残疾的程度;
开展儿童系统保健,即通过规范体检及早发现畸形缺陷,争取适时进行手术治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