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双手在放松的时候,大拇指都会呈现出一种屈曲的状态,我们的小宝宝也一样。宝宝出生后,只要双手能握能抓,可能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不会有什么问题。长兴小宝宝佳佳(化名)的妈妈无意间发现女儿的大拇指怎么也无法伸直,于是就来到了长兴县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姜润松主任的门诊,最后在浙大儿院小儿外科专家姜润松和吴伟良两位主任帮助下,为佳佳进行手术解决了大拇指的问题。
20个月大的佳佳是家里的宠儿,她有一双乌溜溜的黑眼珠,小小的嘴巴,洋娃娃似的看着让人心生欢喜。3周前,妈妈无意间发现佳佳的的双手大拇指都是弯曲在那里,无法伸直。
“以前是不是这样,我们从来没有注意到过,当时我们想用力扳扳看,看看能不能扳直,一用力去扳她就会哭也不太配合。”佳佳妈妈对于孩子的手指的问题心存疑惑。
经过姜主任的检查,发现孩子手指呈现钝角样,可活动和拉伸,但松手后又恢复成钝角样形态,伸屈时有弹跳样声响。结合症状姜主任诊断是狭窄性腱鞘炎,一般来说是先天性的。考虑到狭窄性腱鞘炎基本不能自愈,而且随着疾病的进展,日后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姜主任给出了手术的建议。
小儿狭窄性腱鞘炎
又称"弹响指"或扳机指,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屈指肌腱位于掌指关节远端,受腱鞘狭窄性纤维软骨性病变的束窄,使近侧肌腱增粗或呈结节状,使指间关节呈屈曲位,不能主动伸直,被动伸展时引起疼痛或弹响。
有弹响指的小儿一般出生时并不出现症状,常见于6个月-2岁左右才表现为手指屈曲不能伸直,好发部位在大拇指第二、三指的掌指关节处,可触及圆形隆起硬结,轻压痛,伸屈时有弹跳感,而指间关节呈固定屈曲状态,移动伸展时有弹响感。
由于先天性腱鞘狭窄不能自愈,日后易影响手指发育,应尽早给予治疗。一般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效果好。
今天下午,浙大儿院姜润松和下沉专家吴伟良以及麻醉专家张百慧的共同合作,在静脉麻醉加局麻下为佳佳进行了双侧拇指腱鞘狭窄环切开松解术。大约半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姜主任作为下沉专家来到我院以后,吸引了南京、安徽以及浙江各地的众多粉丝来院。今天上午,一名来自安徽黄山市2岁的彤彤(化名)小朋友,因为发现血管瘤就诊于浙大儿院,因为床位紧张,等待了好几个月。当父母得知在这个国庆假日,姜主任来我院手术,便从黄山直奔长兴,姜润松和吴伟良两位专家为彤彤进行了胸壁血管瘤切除术,解决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家长的担忧。
自我院成为浙大儿院长兴分院以来,浙大儿院派遣二十余名专家下沉我院,涉及科室几乎涵盖儿科各亚专科,迄今已开展小儿外科手术多例,让长兴患儿足不出户,享受到省级优秀的医疗资源,真正惠及长兴乃至周边患儿。
10月起,浙大儿院又将有两位专家持续下沉帮扶我院,需要的市民赶紧约起来!
专家简介
吴伟良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读
就职于浙江大医院,从事儿童骨科领域工作近10年,对儿童多指、并指、腱鞘炎、髋关节脱位及发育不良、肢体不等长、O型腿、X型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肢体畸形的矫治有丰富经验,擅长各种类型儿童骨折的手法复位和手术微创治疗。
马晓辉
副主任医师在读博士
就职于浙江大医院放射科,擅长儿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尤其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委会青年委员,参与多项浙江省基金项目,包括省自然基金、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4篇,参编专著2部。
预约-
-END-编辑:平平仄审核:舒适
往期精彩回顾新闻链接
不做小黄人!解密新手爸妈我们一起打好退黄战役
新闻链接
“国庆宝宝”向祖国妈妈献礼,赶紧来接走这份喜气吧!
新闻链接女孩颈部长出“肉疙瘩”七年有余,这到底是个啥东东?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