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多指畸形病因
多指畸形分类
多指畸形诊断
多指畸形检查
多指畸形表现
多指畸形科室

浅谈ldquo寂静杀手rdquo

白癜风用什么药涂抹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310/4784991.html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威胁全球的健康问题。中国同样面临骨质疏松症带来的挑战和负担。在中国,50岁以上女性约32.1%是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上女性骨折中约81%为脆性骨折,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约50%致残,约25%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症可导致患者残疾、丧失自理能力,甚至死亡,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而且一旦发生脆性骨折,相比于未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再骨折风险高达10倍。因此对骨质疏松进行早期预防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的关键。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脆性骨折。

疼痛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全身骨痛,常于起坐时、翻身时等姿势变换以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加重,可伴有肌肉痉挛,甚至出现活动受限。

脊柱变形时,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身高变矮、脊柱畸形、胸廓畸形等,严重时损伤心肺功能,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出现食欲减低、腹胀、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脆性骨折具体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如从站立高度或者低于站立高度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常见部位为胸椎、腰椎、髋部、肱骨近端、桡、尺骨远端、骨盆等。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以X射线为基础,使用微量辐射来测量骨密度,是目前最准确的检测骨质疏松的方法。腕部、脊柱、髋关节是最常检测的部位。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EXA测量的骨密度结果,以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为参考点进行比较与诊断,用T-Score(T值)表示。判定标准:T值≧-1.0为正常,-2.5<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降低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以下三种情况推荐药物治疗:骨量减少或低骨量且具有髋部或椎体脆弱性骨折史;腰椎、股骨颈、全髋或桡骨远端1/3处T值≤-2.5;腰椎、股骨颈、全髋或桡骨远端1/3处T值-2.5至-1.0且FRAX?(fractureriskassessmenttool,骨折风险预测工具)计算出的10年主要骨质疏松骨折风险≥20%或10年髋部骨折风险≥3%[1]。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摄入富含钙质、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充足日照,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以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避免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充足的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是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的基础:成人钙推荐摄入量为每日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女性推荐摄入量为每mg[1]。我国老年人从饮食中平均每日摄取约mg钙,所以平均每日应额外补充约mg元素钙量。维生素D3推荐摄入量为每日IU,当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推荐剂量为每日~IU[1]。

抗骨质疏松药物:骨质疏松性骨折必须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的治疗,预防再次发生骨折。已获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大致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减缓骨质分解)和骨形成促进剂(增加骨形成率)两大类。

骨吸收抑制剂主要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新型生物制剂地舒单抗:

(1)双膦酸盐类是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其被吸附到矿化骨表面,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干扰骨重吸收;同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骨吸收。可有效减少新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发生率。

(2)降钙素是调节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可促使血钙沉降入骨,提高骨密度,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其数量,阻止骨量丢失,并且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3)地舒单抗(Denosumab)是首个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生物药制剂是一个完全人源化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kappa-Bligand,RANKL)的单克隆抗体。该药能够与RANKL结合,防止RANKL与破骨前体细胞的RANK相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和功能,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提高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髋部骨折和非椎体骨折风险。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帮助绝经后妇女显著降低椎体、非椎体及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相较于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长期耐受性良好(图1)[2],而且不引起流感样症状,胃肠道耐受性良好,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样适用[3],年A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linicalEndocrinologists)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推荐:对于绝大多数面临高骨折风险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地舒单抗是合适的初始治疗选择之一[1]。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以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诊疗指导原则》同样推荐地舒单抗用于高骨折风险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地舒单抗使用简单、方便,用法为60mg/支,皮下注射,每半年1次[4]。

图1DAPS研究纳入绝经后低骨密度的妇女服用阿仑膦酸钠后再服用地舒单抗或地舒单抗后再服用阿仑膦酸钠,发现每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地舒单抗,其依从性明显优于每周口服一次阿仑膦酸钠组[2]

促骨形成药物主要为甲状腺旁腺激素类似物。甲状腺旁腺激素是体内钙平衡的主要调节者,可以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及活性,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特立帕肽是首个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合成代谢药物,可降低椎体骨折和非脊柱骨折风,适用于合并骨折的严重骨质疏松症,以保证骨组织快速形成。治疗一个疗程后,应当使用抗吸收药物,以保存或增加骨矿物质密度的增长量。

参考文献

1.PaulineM.Camacho,etal.Americanassociationofclinicalendocrinologists/Americancollegeofendocrinology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update.EndocrPract.;26(Suppl1):1-44.

2.FreemantleN,etal.FinalresultsoftheDAPS(DenosumabAdherencePreferenceSatisfaction)study:a24-month,randomized,crossover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xshes.com/dzjxks/1598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