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孕妇为保胎儿拒用麻醉药的事件
成为了全网热点
目前,这条新闻已被万人观看
被点赞2万次,有6千多条评论,转发4千多次
视频中,一位怀孕3个多月的准妈妈
在家做饭时,煤气不慎泄漏燃爆
全身烧伤面积达18%
为不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主动要求不用止痛药和麻醉药
没想到,网友却炸开锅!
很多网友留言心疼这位妈妈!
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但更多的则是不认可这种做法
母亲保护孩子是本能
但家人也这么选择真的无法理解!
先考虑大人的身体状况
孩子以后还可以再要!
希望这位妈妈的老公能够善待母子俩!
也有人质疑媒体这样报道三观有问题!
听到女人本弱为母则刚就烦!
做人首要是自爱
自己都不心疼自已
就不要指望他人来关爱你
应该听取医生专业的意见
孕妇可以安全使用止痛药和麻醉药
母体极度痛苦
孩子能正常发育?
那麻醉药
对人体和胎儿究竟有没有影响?
▼
今年3月,也爆出过一则“产妇痛得死去活来,丈夫却拒绝签字,担心麻药对胎儿有影响”的新闻!
26岁的小辰(化名)已进入产房待产,宫口才开了2指,小辰就痛得忍不下去了,提出要无痛分娩。
但面对痛得死去活来的妻子,丈夫却坚决地摇头,拒在无痛分娩同意书上签字,他说“上麻醉对小孩子有影响,对大人也不好”,无论麻醉医生如何解释无痛分娩的麻药浓度不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影响,丈夫的态度依旧坚决。
“我恨你一辈子!”痛到无助的小辰哭着对丈夫喊了这么一句。
微博网友
白衣奶爸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也提出了个人的一点看法:1.首先我们单纯地聊一聊这次的烧伤。这次的烧伤面积达百分之十八,那么还是比较厉害的这种,而不是普通的烧伤。
那么在烧伤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通过正规的治疗,后面很容易合并感染,也就是说,如果这次没有好好的治疗的话,可能这位母亲本身就会有生命危险。
2.那么母亲如果本身就有生命危险,她怎么能保证宝宝就能够活得过来呢?而且关键是这个时候宝宝才三个月大,后面还有七个月的时间,要好好撑过去,如果母亲在这段时间都没有好好治疗,怎么可能撑得过去后面七个月的时间。
3.遇到怀孕女性生病或者发生意外,我们的医疗原则应该是以母亲为主,兼顾肚子里面的宝宝,我想这才是符合我们社会以及医学伦理要求的一种原则。
4.当然,我们在用药方面,肯定还是要考虑到这位女性的特殊情况,尽量选用一些比较安全的药。
晚报记者也采访了相关专家
▼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余凌:
胎儿三个月时,刚好是器官形成的临界期,麻醉药和止痛药可能会导致畸形,但这也有个体差异。临床上使用的麻醉、止痛类药品,都是没有在孕妇身上做临床实验的药品,并不等于这些药品不安全,只是风险相对高点,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是可以选用的。药品说明书上确定的禁用药品肯定不能使用,但慎用药品可以根据病情酌量使用。
“即使这位烧伤的孕妇不用麻醉、止痛等药物,但因为疼痛会对母亲有伤害,甚至是疼痛性休克,母体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血管收缩,子宫血流量会有一定影响,同样会影响胎儿的血供。”余凌告诉记者,疼痛也可能会产生损伤性不良刺激,而引起流产。麻醉药是可以进入胎盘,有些药是对胎儿没影响的,只是因为这胎儿刚好三个月,风险增加。在两难情况下,两害取其轻,当危及大人生命时,医生通常会建议保大人。
医院烧伤科主任谢卫国:
作为专业的医生,需要强调的是,从有利于治疗的角度,并不支持孕妇拒绝使用止疼药和麻醉药。因为严重的疼痛是会影响到胎儿的,甚至可能导致流产。因而,对于烧伤的治疗与保胎之间还是要做一个利弊的权衡。
首先,当烧伤的面积和严重程度危及到孕妇的生命时,就有必要先保孕妇的命,否则,也无从谈及胎儿生命的保证。
其次,当烧伤面积可控,孕妇及家属也提出保胎的要求时,医务人员也会竭尽全力保住胎儿。此前,三医院烧伤科收治过一个烧伤面积高达60%的孕妇,当时胎儿已经有6个月了,孕妇和家属就希望保住孩子。医院采取的是非手术方式的综合治疗,先稳定孕妇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待孕妇分娩之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最后孕妇得到了很好的救治,新生儿也非常的健康。
所以综合来说,还是要就孕妇病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说单纯的为了保住胎儿无原则的忍受疼痛拒绝止疼药或者麻醉药。将治疗手术延后到孩子分娩,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孕妇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烧伤,专家建议:
1、尽量减少接触火源、热源,即便是接触到高温的热汤、热水时,都要尽可能小心翼翼,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出现烫伤、烧伤,需要第一时间脱离热源,对于局部受伤的孕妈妈,要立即用大量的冷水冲洗被烫伤或烧伤部位,冲洗时间建议到半个小时以上,以避免烫伤到深度皮肤。
3、紧急处理后,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不建议自行胡乱用药。
?权威发布
武汉“新中考”方案出炉,正读四年级孩子首当其冲考试科目增至15门,多了历史科,还有……
?张不开嘴,很难进食,口里长满白斑,患癌病患泣劝世人:别再嚼那东西了
?斩断网络谣言黑色利益链,拼多多悬赏万追查制谣黑手
来源:武汉晚报综合梨视频、新闻晨报、新浪微博
采写:记者莫梓芫黎清通讯员周莉陈舒
编辑
李杏版式
胡肖校读
张玉明
出品
武晚传媒全媒体编辑制作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