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部肌肉不自主异常运动为特征的疾病,和先天斜颈不一样,属于颈部的肌张力障碍疾病中的一种。
痉挛性斜颈按临床类型分成四种表现,具体临床症状如下:
1、旋转型:头歪向一侧,僵硬、难以纠正;
2、侧歪型:颈部歪向一侧,难以纠正;
3、后仰型:低头困难;
4、前屈型:抬头困难。
痉挛性斜颈大概分为以上四种基本类型,但事实临床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精神紧张、失眠易导致症状加重,且失眠时异常姿势可消失,晨起后逐渐出现痉挛性斜颈。
病因不是很明确,一般考虑可能先天因素相关,包括基底节椎体外系的疾病相关,发病年龄到30-40岁,也有10岁发病,应和婴幼儿的先天斜颈鉴别。
先天斜颈指婴儿生产时颈部肌肉受到外伤出现血肿,导致后面血肿机化、肌肉痉挛。
痉挛性斜颈还有一个特点是患者往往伴随着精神抑郁症状,同时斜颈在精神紧张时,见到陌生人的时候,情绪紧张时加重,在睡眠和安静的时候会减弱甚至消失。
痉挛性斜颈的危害此类疾病不会危及生命,且不影响患者预期寿命,但危害极大。
易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生活质量,使患者产生一定程度的痛苦,患者虽然脏器功能、四肢活动完好,但常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在极度痛苦下,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发展成抑郁症,出现自杀倾向,甚至自杀死亡。
一、伴发畸形
比如颈椎椎骨畸形。
二、视力障碍
因斜颈引起双眼不在同一水平上,容易引起视力疲劳,影响视力。
三、颈椎侧凸
主要由于头颈旋转健侧,因而引起向健侧的代偿性侧凸。
四、侧眼睛下降
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患者眼睛位置由原来的水平状向下方移位。
五、双侧颜面变形
由于头部旋转导致双侧面孔大小不一,从而出现颜面变形的现象。
痉挛性斜颈的日常护理注意纠正不良习惯和错误姿势
尤其是低头族和经常面对电脑的上班族,他们的颈部常常固定在一姿势,因此,要使案台与座椅高度相称。在长时间工作中,做短暂的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回环运动,以改善颈肌疲劳,恢复最佳应力状态。
注意颈部的保暖
古时人们喜欢着长衣,这既是礼仪的需要也是为了保养颈椎,无论在什么地方,处于什么季节,都要保养好人的颈椎,给其以舒适的温度。尤其是夏季,办公一族都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对颈椎是十分有害的。如果不能避免,吹空调时记住一定不能对着脖子吹,受凉了对颈椎非常不好,这样影响痉挛性斜颈病情。
要选对健康的枕头
好的睡眠离不开枕头和床,枕头过高过低,床垫过柔过硬,都会影响颈椎。枕头宽度应达肩,中间低两边高的枕头对颈椎有较好的支撑作用。正常人仰卧位枕高应在12厘米左右,侧卧与肩等高、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约与个人拳头等高为好。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大致相同,椎体后缘增生明显者,枕头可相应偏高些;黄韧带肥厚、钙化者应偏低些。
保持脖子的放松
久坐的办公室一族要注意,坐的时候要让脖子放松,不要让它处于紧张状态。而且需要保持最舒适的坐姿,最好是每隔一个小时起来走走,活动活动脖子跟头部。
保持适量的户外运动
软骨组织的营养是通过压力的变化来进行营养交换的。如果缺乏运动,可能会导致软骨营养不良,甚至使软骨退化。所以,适量进行户外运动,是保养颈椎的有效方法,这样对痉挛性斜颈有一定帮助。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辩证风热侵袭型:症见头痛恶寒,发热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散邪宣窍。
肝火上扰型:症见生气加重,头痛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夜寐不安,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泄热,解郁通窍。
痰火郁结型:症见头昏沉重,胸闷脘痞,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火化痰,降浊开窍。
肾精亏损型:症见夜间较甚,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多梦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补肾益精,潜阳肃窍。
脾胃虚弱型:症见劳累后加重。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痉挛性斜颈建议采用中药治疗,内服汤剂结合外敷粉剂治疗从发病根源入手,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开窍通络,熄风止痉挛等方式来治疗痉挛性斜颈。
第一阶段:以内服外用双向结合让局部血液得到循环,使颈部肌肉血液得到疏通。
第二阶段:以祛风散寒,温阳通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等作用使颈部肌肉缓解放松。
第三阶段:是改善经络代谢问题,修复经络损伤,恢复经络支配功能过程来治疗痉挛性斜颈。
早期治疗效果满意率优于病情发展后期,发病时间短,年纪轻者恢复较快,病史长、年纪大者可能会恢复慢,大多数患者1个疗程左右缓解病情加重,有效修复神经,第2个疗程症状开始逐步减轻,3-5个疗程可达到理想目的。该病属慢性疾病,必须按疗程服用,服药期间请按时反馈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