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筋腐果的主要表现,是在冬季和春季第一、二穗果,果色转红时,果色着色不匀,横切后维管束组织呈褐色,维管束变色部位不转红,果实胎座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严重时发病部位呈褐色,表面变硬,果实已无商品价值。
筋腐果的发生原因
1:氮肥施用偏多,尤其是铵态氮肥,氮含量过多,影响钾的吸收,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引起代谢失调,致使维管束木质化。
2:重茬地种植,施用有机肥偏少,自然形成二氧化碳少,微量元素(硼、钙、铁)缺乏,影响光合作用,致使光合强度下降。
3:种植密度不合理,过密,植株调整不及时,通风差,棚内气体不流通。
④冬季连阴天多,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弱。
⑤浇水过多,气温低,湿度过大,土壤透气性差,影响根系对微量元素吸收,导致番茄植株内碳水化合物不足。
番茄脐腐果的防治措施
1:注意换作轮茬,前茬为黄瓜的温室,由于过多施用氮肥,土壤中含氮量较高,应重施有机肥,减少氮肥和含氮量高的无机肥及液体肥,以利于平衡土壤养分,促进番茄对养分的平衡吸收,满足代谢作用的需要。
2: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生物有机肥。通过微生物分解活动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含量,并释放出被土壤固定的磷、钾和微量元素,提高番茄光合作用能力。
3:根据不同季节和番茄需肥特性,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保证各种元素的比例协调,改善土壤状况。
4:严禁过量施用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肥。严禁大水漫灌,提高土壤温度,增加透气性,提高根系对养分和水分吸收能力。
5:调节好棚内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促进棚内空气流通。
6:适当稀植,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吊蔓、打叶),增加行间透光率,加强行间通风,改善光照条件。
番茄日烧病症状番茄日烧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叶片偶尔也发生。日烧果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绿果的果肩部,受阳光直射的一面褪绿发白,表面有光泽,呈透明革质状,并出现下陷的斑块,形状不规则,后期病部稍变黄,表面出现皱纹,干缩变硬,果肉坏死,变成褐色块状。病部易被其他病菌侵染而长出各种霉状物或软腐。
番茄日烧病的发生原因
日烧病的原因是番茄定植时过稀或整枝、打顶过重或摘叶过多,使生长到中后期的果实暴露在阳光下,受阳光直射部分果皮温度过高而灼伤。天气干旱,土壤缺水或雨后暴晴,都易加重日烧病的发生。
番茄日烧病的防治措施1:根据品种类型,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旺盛,能够遮盖果实防晒。
2:适时、适度整枝打杈,果穗上要留有营养叶遮阴防晒。
3:搭架时可用人字形架,尽量将果穗安排在架的内侧。
5:大棚内温度过高时,及时通风,使叶、果温度下降,及时灌水,勿使土壤干燥以利于根部充分吸水,减轻因果温上升而发病。
6:喷施85%比久可溶性水剂2%~3%或0.1%硫酸铜,可提高抗热能力,增强抗日烧能力。
番茄畸形果
畸形果的种类、症状及发生原因畸形果的种类:1:按果型分:分为变形果和乱形果。前者又分为椭圆果和顶尖果;后者分为顶裂果、侧裂果、多心果、指突果、菊花果、混发果、三角果和挤压变形果。
2:按发生原因分:多心室型畸形果(花芽分化和发育不正常)和非多心室型畸形果(果实生长和发育不正常)
前者含有椭圆果、顶裂果、侧裂果、多心果、指突果、菊花果、混发果和三角果,后者包含有尖顶果和挤压变形果。
番茄畸形果的症状
畸形果通常呈椭圆、扁圆、菊花、尖形、横裂、顶裂、空洞等多种形状。这类果经解剖发现,均比正常果心室数多。结畸形果的番茄植株,不但果实表现其症状,而且植株的株型、花的构造等与正常植株相比也有明显的区别。
结畸形果的番茄植株叶色浓绿,茎蔓粗壮,长势旺,比正常 植株高7~15厘米。从花的形状看,其萼片肥大、长,而且比正常植株的花多1~2个萼片。花瓣退化变短,有的甚至未经分化粘到萼片上,花蕊短,花粉少,柱头不分化,互相联结呈扁带状。
番茄畸形果的发生原因扁圆果、椭圆果、偏心果、双圆心果等,是由于花芽分化及花芽发育时肥、水过于充足,致使番茄心室数量增多,而生长又不整齐而产生的。如遇低温就更会加重产生。
指突果是由于子房发育初期因营养物质分配失去平衡,促使正常心皮分化出独立的心皮原基而产生的。
番茄畸形果的防治措施
1:品种选择,选用畸形果率低、子房心室数目不宜受低温影响而增多的品种。
2:温度管理,早春番茄的花芽分化时期温度较低,分苗缓苗后,在第一花序分化前及分化时,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夜间保持在12~15摄氏度,以保证花芽的正常分化,避免连续出现1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遇到连阴天,应采取增温措施。
3:肥水管理,育苗期间,一定要适当控制肥水的使用,避免高肥水。在适当控制肥水的同时,防止偏施氮肥,并做到氮、磷、钾配施,以免秧苗生长过旺而导致花芽分化不正常,同时避免缺钙、硼。
4:疏花疏果,在番茄开花结果过程中,应提前摘除畸形花和畸形果,在保花保果基础上疏花疏果,促进果实生长保持整齐、一致。
5:生长素浓度控制浓度过高会出现畸形果,浓度过低又起不到保花保果的作用。因此不同温度下激素的浓度应当有所不同。温度高时浓度应适当降低,温度低时浓度应适当增大。
番茄的畸形花症状番茄的花是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每朵花都有花柄,花柄着生在花序分枝上。番茄正常花,每朵花萼片与花瓣数目相等,为5~7个,结果为正常果。
畸形花看起来好像两朵花并连在一起,实为萼片、花瓣和雌蕊数复合增多且排列不整齐所致。番茄畸形花的发生原因
主要是花芽分化期间夜温低所致。番茄一般播种后25~30天,苗高约3厘米,茎粗约2毫米,2~3片真叶展开时,生长点停止叶芽分化,开始花芽分化。
第一个花芽开始分化后,大约每隔2~3天就在前一花芽的侧下方依次分化出第二、三、四朵花的花芽,直到花穗上的花芽分化完。播种后35天、45天、55天,条件适宜时分别开始第二、三、四朵花穗的分化。
花芽分化,尤其第一花穗分化时夜温低于15℃,易形成畸形花。另外,强光照、营养过剩,也会形成畸形花。
番茄畸形花的防治措施
1:加强苗期温度管理。幼苗进入花芽分化期间,苗床温度白天应控制在24~25℃,夜间15~17℃。
2:育苗时为防止幼苗徒长,多采取降温,尤其是降温夜温的办法,虽可防止徒长,但产生畸形花特多。为此,可采用稍控温多控水的办法来解决。
3:施肥上做到苗床氮肥充足,但不过多,磷、钾肥及钙、硼等微量元素适量。保持光照充足,湿度适宜,避免过干或过湿。
4:结合蘸花,摘掉畸形花。
番茄的寒害和冻害
寒害冻害症状在春茬番茄早期和秋茬番茄后期,植株易受低温冷害。植株生理代谢失调,生长发育受阻。持续10~8摄氏度低温,叶片暗绿色,无光泽,花芽分化不正常。
温度再低到6~5摄氏度时,叶片失绿、白化,或造成花青素增加而使叶片显紫红色,并萎蔫。温度再低,接近0摄氏度时,叶片迅速成水浸状,凋萎、干枯而死。0摄氏度以下时,就要发生冻害。
番茄害冻害的发生原因番茄在气温高于10摄氏度下即能生长,13摄氏度以上能正常座果,生产上白天温度达到24~26摄氏度,夜温13摄氏度可充分发育。
但生产中气温低于13摄氏度时生长发育迟缓,低于10摄氏度茎叶生长停滞,长时间低于6摄氏度植株将会因冷害死亡,-1~-3摄氏度迅速冻死,如植株生长势弱或养分消耗过多,2摄氏度时也会受冻害。
番茄寒冻害的防治措施
1:选用耐低温弱光品种,如长春早粉、早霞、早杂1号等。
2:根据番茄生育期可遇到的低温情况,科学确定播种期、定植期。定植时,根据早春天气“三寒四温”变化规律,选择寒尾暖头的无风晴天,适时定植。
3:密闭棚、室风口,注意保暖防寒。
4: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幼苗期进行低温锻炼,增强抗寒能力。
5:采用地膜覆盖、地面敷草、敷厩粪等措施,增加地温。冬春生产时为了防冻,可在棚、室内挂天幕,设小拱棚,小拱棚上可再加纸被、草帘等,增加和保持温度。
6:遇大寒潮侵袭,大幅度降温时,可临时加温。
7:在降温前喷洒植物抗寒剂,每亩毫升左右。
8:于傍晚喷布巴姆兰丰收液膜倍液,或27%高脂膜乳剂80~倍液。
番茄的高温危害与高温危害症状
植株在一定时间高温影响下,叶片、茎秆、果实都可发生灼伤。叶片出现叶烧症,初时因叶绿素减少叶片的一部分或整个叶片褪绿,继而变成漂白色,后变黄枯死。
叶烧轻者仅叶缘烧伤,重者半叶至整叶烧伤,成为永久性萎蔫,干枯而死。茎秆发白、干枯。果实出现日烧果。
除了造成灼伤外,秋茬番茄还对花有较大影响,影响花芽分化、花少,花器变小,发育不好,或受精不良而落果。
严重时花器变白、干枯。春茬番茄遇高温可影响果实着色,易出现红、黄、白杂色果。
高温危害的原因
番茄虽然起源于热带,喜温喜光,但由于长期驯化栽培已不抗高温。其发育适温为:发芽期25~30摄氏度,幼苗期白天20~25摄氏度,夜间10~15摄氏度,开花期白天20~30摄氏度,夜间15~20摄氏度,结果期白天25~28摄氏度,夜间15~20摄氏度。
白天温度超过30摄氏度,夜间温度超过25摄氏度,生长迟缓,影响结果。超过40摄氏度,生长停顿,超过45摄氏度茎叶易发生日烧,并产生坏死。
技术交流咨询,请长按识别下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