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
护佑新生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年9月12日是第16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同心抗疫,护佑新生”,旨在引导动员全社会弘扬抗疫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妇幼健康工作,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引导公众主动获取知识、接受服务,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出生缺陷也被称为“先天性畸形”,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从轻微到严重,有超过种出生缺陷。根据年9月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统计,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等10类疾病是我国目前高发的出生缺陷,占65.9%。要想将出生缺陷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生育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以下“三道防线”要守住。
第一道防线:孕期进行规范化产检。
产检对于保障母体与胎儿的健康十分必要。产前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筛查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提供了可能,对于降低患病胎儿的出生率、提高胎儿的出生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超声影像学和胎儿无创DNA等检查,可较为便捷快速地筛查胎儿发育过程及染色体异常的可能,而羊膜腔穿刺、绒毛膜活检、脐带穿刺、胎儿镜等检查方式可进一步明确染色体和基因水平的异常。
第二道防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情。
例如,少饮酒、规律饮食、规律作息等,是保证后代健康的基本前提。
第三道防线:孕期合理用药。
例如,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保证孕期母体叶酸达到足够水平,可有效防控神经管畸形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孕妇增补叶酸项目”对于神经管畸形的预防效果明显,使神经管畸形从年的出生缺陷排名第1位降为目前的第8位。
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手册
预防出生缺陷宣传视频
宝宝健康人生的第一步
——新生儿疾病筛查
孕检无小事:产前诊断
后疫情时期的产前筛查(诊断)
后疫情时期的产前筛查要点
01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