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多指畸形病因
多指畸形分类
多指畸形诊断
多指畸形检查
多指畸形表现
多指畸形科室

玉米各种畸形穗,原因,预防办法,都在这里

玉米畸形穗的多种类型:

1、秃尖

症状:在穗尖3-5厘米的地方有少量或没有籽粒。穗尖籽粒在灌浆期和乳熟败育。通常与顶部受精不良有关,受精不良和籽粒败育的主要症状就是干瘪萎缩,但籽粒败育一般都有一个微黄色的籽粒

原因:籽粒发育前期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包括:严重干旱和高温,缺氮,叶部病害和多云天气。

2、缺粒

症状:籽粒很少,仅有个别籽粒完成授粉。严重时,果穗只有零散的或不明显的籽粒分布。

原因:由于干旱和高温导致花丝受堵,花粉脱落,造成果穗授粉不良。由于作物生长不均衡、除草剂药害、昆虫咬食和花丝受损等造成花粉供应量不足。缺磷也容易影响授粉。

3、籽粒未灌浆

症状:部分玉米籽粒为一个空壳,只有表皮。

原因:授粉时高温干旱导致受精不完全,只完成胚的正常受精,胚乳没有受精。

4、拧尖果穗(啤酒瓶果穗)

症状:果穗行数减少一半(可能只有7-8行),但是果穗的长度正常。

原因:7-10片叶受到外部压力所致,玉米的雌穗是成对分化形成穗行数的,如果在此期间全田喷洒乳酸合成抑制剂或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尤其是和有机磷杀虫剂混用,就会扰乱穗分化,导致穗行数分化缺失。

5、钝穗综合症(啤酒听果穗、生长受阻穗)

症状:果穗大小以及每行的籽粒数明显减少,苞叶长度以及穗行数均正常,有时1个茎节上的果穗数增多,在田中很少见或零星发生。

原因:雌穗形成期间(8-12叶),穗的顶端细胞分裂组织受到损伤,比如虫咬、干旱、低温或营养缺乏,使其纵向伸长受到抑制。

6、旱灾穗

症状:穗小粒少,尤其是穗尖,减少了籽粒数量,减少了穗行数和行粒数。

原因:营养生长中期到籽粒灌浆中期受到严重的干旱影响,另外,缺氮和高密度也可造成此种果穗。

7、干瘪穗

症状:由于籽粒干瘪果穗发飘,由于籽粒不饱满,籽粒间有明显的空隙。

原因:蜡熟-完熟期,重度压力(光合压力)所致,包括:冻害和早衰,早衰主要由于干旱、高密、叶部病害、缺钾和冰雹等引起。

8、拉链穗

症状:由于败育造成的整行籽粒的缺失。由于不同的籽粒排列造成有的果穗弯曲(像香蕉)。

原因:通常与严重干旱或授粉后叶片损伤有关。

9、滞育穗、空包穗

症状:穗基部发育正常,有稀疏的籽粒,但往上至穗顶端部分的发育提早停止,几乎没有籽粒。

原因:在玉米抽雄之前,第12-14片展叶期间,喷施大剂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有机硅,乳化剂等),造成正在发育的雌穗卵细胞出现障碍。

10、流苏穗

症状:雄穗上长出果穗

原因:当分蘖的生长点受损,或是受到冰雹,霜冻,洪涝,除草剂,机械性损伤等都可形成雄果穗。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有些更容易产生分蘖的品种,形成雄果穗的几率增大,而且雄果穗在地头更容易形成,这也和地头板结和饱和的土壤有关。

11、籽粒红线

症状:红线分布在籽粒的两侧并延伸到顶部。通常在果穗顶部发生较为普遍。

原因:授粉后期如果遇到低温的环境,容易出现;温光反应,品种之间有差异。

12、多穗综合症(花束穗)

症状:其典型特点是一个穗柄上生出许多果穗。有时可有5-6个穗,类似于花束。边行的果穗可能发育好一些,也可能发育成啤酒听穗或少数瘪穗。

原因:这种果穗最大可能是由于花丝抽出较晚或缺少花粉造成的。美国普渡大学的BobNielsen博士发现,当雌穗上的花丝被害虫咬断以后,能接受到的花粉量大大减少,就会出现严重的丛生穗。所以必须时防治穗部害虫。

13、穗腐病

症状:部分或整个果穗的籽粒间出现白色、红色或绿色的腐霉菌。感染通常由穗底部向穗尖发展,并侵染整个苞叶和籽粒,整个果穗皱缩,被感染的籽粒粘在苞叶上,不同品种感病性有差异。

原因:病菌随气流、雨水侵入花丝,花丝进入果穗内部侵染;玉米虫害等造成伤口致使病菌侵入。

14、穗萌

症状:在玉米未收获时,籽粒就开始萌发出芽,且常伴随着穗腐病共同发生。

原因:品种苞叶紧且短,后期雨水较大,渗入果穗,高温高湿适合籽粒萌发;偏施氮肥。

15、杠铃穗

症状:玉米穗的基部和顶端发育正常,中部发育异常,没有籽粒。

原因:具有甜玉米遗传基因的品种上,在雌穗形成期遇到低温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16、手掌穗

症状:雌穗顶端扁平,穗的中部开始还分出了几个穗,犹如手爪。

原因:具有甜玉米基因的杂交种上,在雌穗形成期一旦遇到低温障碍,出现这种穗的几率就大。

17、果穗受虫(鸟)害

症状:整个或部分籽粒被破坏,伤口常会有霉菌滋生,并伴随着穗萌。

原因:籽粒被害虫咬食,通常发生在果穗的某一部分,虫子通过苞叶从顶部进入果穗,部分受损的籽粒后期会被霉菌侵染。雨水聚集在果穗底部,导致穗腐病或穗萌。

避免畸形穗六大措施

一、因地制宜选良种

选择适合当地的、抗性强的品种。具体请查阅《品种抗性不强,吹嘘高产就是“耍流氓”!》一文。

二、合理稀植

土壤比较肥沃、施肥水平高的宜密植,土壤瘠薄、施肥水平低的宜稀植。具体可查阅《“七论”玉米降密度,稳定高产是正道》一文。

三、控制水肥

按照玉米的需肥规律进行水肥的调控,尽量采用底肥+追肥的方式,稳氮、增钾、保磷(2:0.8:2)。玉米抽雄前后是水分“临界期”,缺水严重时会造成“卡脖旱”和花期不遇,因此抽雄前后一旦出现旱情要及时灌溉。

四、拔除小株、病虫株

在玉米抽雄前后,将少数没有结棒能力的小株、病虫株拔除,既能省水省肥,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

五、及时采取人工辅助授粉

在雄花盛开、大部分雌花吐露后进行2~3次人工辅助授粉,时间在上午10时左右进行。方法是两人拉一条绳子,顺着行间走动,使绳子带动雄穗摇摆,效果很好。

六、预防病虫害

在玉米苗期到抜节期喷施80%乙蒜素10毫升+蓝色晶典50克,以预防多种病害且可趋避害虫。在玉米“5叶一心”到“8叶一心”叶期间,喷施玉米控旺剂,注意单次用量不可太大,天旱不能浇水勿喷最好间隔5天时间,喷施2次,可以提高5倍抗倒能力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虫螨腈+甲维盐+茚虫威”3种高效长效杀虫剂+蓝色晶典50克,可有效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等多种害虫,有效预防秃尖缺粒,且增产显著。

你可能不知道:不利环境对玉米果穗建成和产量影响!

十星科技-07-30

玉米雌穗发育横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2个时期,包括4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外界环境响应机制不同,具体如下:

玉米V7阶段:腋部生长锥开始分化,形成小穗原基,不利环境影响穗行数;

营养生长后期至抽雄吐丝期:生长锥继续伸长生长,同时,出现并列的无柄小穗,并进一步发育出小花和胚囊,不利环境影响穗长和行粒数;

开花授粉期:花丝接收花粉粒,并经花粉管与胚珠结合,不利环境影响授粉率,导致败育和降低穗粒数;

灌浆期:授粉后,幼胚形成,不利环境会影响水养分转运,早期引起籽粒退化,形成瘪粒;进入R3-R5期,灌浆受限,降低单粒重。

接下来具体讨论,不利生长条件对果穗的建成和各发育阶段对应的响应机制:

1穗行数形成期

在玉米的V5-V8阶段,雌穗原基开始分化,此时,不利生长因素会降低果穗的穗行数,导致减产。玉米V9期的果穗形态可见下图1。

图1.叶腋生长锥伸长和小穗原基出现

叶腋处生长锥不断伸长,小穗原基从穗基部开始出现,并逐渐向穗顶端分化,每一个小穗原基又进一步分化形成并列的2个无柄小穗,每一个小穗进一步分化出2个小花,其中1个小花发育为结实小花,另1个不孕退化。因为成对的小穗发育出成对的小花,小花中的胚囊组织又在授粉后发育成种子,所以,通常玉米果穗的穗行数都是偶数值。

此外,果穗所着生的茎节位,主要由品种的熟期决定。熟期短的品种,穗位所在节间偏下;熟期大的品种,穗位节更高。一般,相对熟期-天的品种,穗位在第13-14茎节处,例如:上图中的玉米品种,相对熟期是天,主果穗一般着生在14茎节处。

另,雌穗的发育和穗位节也存在关联,主果穗穗位节=雌穗发育时的叶龄+7,即,主果穗生长在玉米的第14茎节处,则该品种在V7阶段,雌穗开始发育。

穗基部的小穗原基最先开始分化,这时如水肥条件适宜,小穗原基可向生长锥顶部不断分化,整个过程可横跨玉米4个叶龄。

图2.小穗原基消失和成对无柄小穗出现

进入V12期,雌穗发育可见上图2,此时,小穗原基消失,成对排列的无柄小穗从穗基部一直延伸到顶端。这一时期,虽然穗行数已定,但雌穗继续伸长生长,是获得大穗的关键时期。后期收获时,如发现穗行数正常但果穗短小,说明在玉米V12期,遭遇异常生长条件。

此外,玉米在V7-V10阶段,对除草剂敏感,某些磺酰脲类除草剂,如烟嘧磺隆,是细胞分裂的抑制剂,抑制小穗原基分化和成对无柄小穗形成,导致果穗的穗行数减半(图3)。

图3.小穗分化期除草剂对玉米穗行数的影响

2行粒数形成期

玉米从V12期开始,虽然穗行数已确定,但果穗继续伸长生长,确定了行粒数上限值。

从生长锥原基分化到开花授粉前,果穗建成可分成2个阶段:第一阶段:属生长锥早期发育,形成小穗原基并分化出成对无柄小穗,进而发育成小花和胚囊,上文已述;第二阶段:胚囊进一步发育,发育出子房和待受精的胚珠。其中,穗基部最早发育出成熟胚珠,并向穗顶端延伸,这一过程从小穗原基分化就已启动,一直持续到开花授粉前。此外,在胚珠发育的同时,子房顶部开始出现花丝突起,这一阶段,果穗对养分、能量和水的需求进一步增强。

在小花发育阶段,靠近穗基部的胚珠,一方面发育较早;同时,因靠近穗柄,利于吸收营养。因此,即使面对持续的不利环境条件,果穗中下部的小花依然能够获得养分供给,但是,植株会牺牲果穗上部小花,导致败育和出现秃尖。如果环境压力剧烈,但时间较短,也会导致小花败育,果穗缺粒,但没有一定规律,缺粒部位比较随机。

在亚热带气候区,1个品种,3个播期,同一时间分别低温(10°C)处理48小时(图4)。结果表明:播期最早的小区,在低温处理时,处于籽粒建成敏感期的尾声,低温导致穗顶端出现部分缺粒;在第二个播期,玉米生长正处于小花分化的中期,缺粒主要发生在果穗中部;第三个播期处理小区,刚进入小花发育阶段,穗基部最早分化的小花败育,导致基部缺粒。

图4.玉米不同发育阶段低温处理对籽粒建成的影响

此外,在生长锥伸长生长的过程中,如遭遇低温冷害或严重的干旱,会抑制顶端原基分化,导致玉米果穗短小(图5)。

图5.果穗短小畸形

同时,授粉前严重干旱,或者施用杀菌剂或杀虫剂还会抑制胚珠中的卵细胞形成,导致“滞育穗”的出现(图6),即:不能完成受精,不能发育出饱满籽粒。

图6.V14期叶片喷施杀菌剂引起“滞育穗”

玉米秃尖可分2种情况:其一,果穗中上部小花未能发育,导致伸长的果穗无成熟胚珠,子房顶端也不能发育出花丝突起,导致败育秃尖。这时,花丝较少(图7-下);其二,子房内发育出了成熟的卵子和极核,但因异常环境诱导,导致中上部的花丝发育异常,堆积在苞叶内,不能定向伸长,从穗顶部伸出,最终未能接收花粉,出现秃尖。这时,果穗上附着大量花丝(图7-上)。

图7.果穗秃尖(上下)

3结实率决定期

授粉阶段如遭遇异常环境,会影响授粉效率,降低结实率,例如,双斑萤叶甲等害虫,成虫会在玉米吐丝期,咬断花丝,影响授粉。

授粉包括2个过程:第一,花粉落到花丝的柱头上;第二,花丝形成花粉管,花粉中的精子通过花粉管与胚珠内的卵子和极核结合。通常,玉米雄穗上的花药,在晌午开始大量散粉,要维持正常授粉率,每天单位平方厘米的面积内至少需要粒花粉。刚散出的花粉水分含量在80%左右,当水分降低到40%时,花粉失活。在田间,如发生40°C以上高温或严重的干旱,花粉很可能在散粉后的几分钟内就会失活。

如果土壤水充足,玉米根系能够快速汲取水分,维持花粉的水分含量,散粉后,花粉粒活力更久,能够完成授粉过程;如果发生水匮乏,同时温度又较高,往往不能形成成熟花粉,或者花粉在散粉前就已失活。

成功授粉的第二阶段是形成花粉管,花粉中的精子经过花粉管到达子房,完成受精,这期间,需要植株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促进花粉管的发育。另外,花粉并不直接接触花丝,而是吸附在花丝表面的茸毛上,一般,花丝顶部的茸毛活性最强,易完成融合过程。

图8.花丝茸毛吸附并融合花粉粒

在花粉粒落到花丝茸毛上几分钟后,就会诱导花丝产生花粉管,因为花丝的维管束组织中富含水和养分,利于花粉管发育和精子移动,所以,花粉管一般是紧贴着花丝的维管束发育形成。

图9.花粉管紧贴着花丝的维管束组织伸长

根据水肥和气候条件不同,花粉管从柱头延伸到子房需要几小时到一天不等。干旱会延缓花粉管伸长,降低成功受精率。研究认为,玉米85%的产量是由亩粒数贡献的,15%是由粒重贡献。而授粉阶段的水肥供应和大田天气状况,直接影响结实率,即有效粒数,因此,这一时期是产量形成最敏感的阶段。

图10.不同时期授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在花丝发育、花粉管伸长和为融合的精细胞提供水养分的阶段,都需要充足的土壤水供应,此时,干旱会引起果穗部分败育,出现突尖或“拉链穗”(图12)。败育的胚珠会随着果穗进一步发育逐渐退化、消失。

4饱满度决定期

完成授粉后,进入籽粒灌浆阶段,从成功授粉到生理成熟,又需要经过2个阶段、近8周的时间:

第一阶段:在授粉后的前三周里,以胚组织分化为主,形成完整的胚结构;

第二阶段:在接下来的5周里,主要进行淀粉的积累,形成饱满籽粒。

这期间,每一个籽粒都与穗轴相连,通过穗轴完成水分和养分的转运(图11),籽粒之间是竞争关系,只有获得了充足的水养分供给,才能最终发育成饱满籽粒。一般,穗基部籽粒发育较早,靠近穗柄,更易获得营养供给。

图11.籽粒灌浆期通过穗轴汲取养分和水

这时,发生干旱和缺肥,果穗顶部的籽粒首先停止灌浆,如条件继续恶化,水养分供给继续向穗基部收缩,直到实现“源“和”库”的均衡,有限的资源优先供给穗基部籽粒(图12)。

图12.籽粒退化形成突尖或拉链穗

结论

在果穗发育的过程中,不同时期遭遇环境压力,对果穗大小、穗行数和粒重的影响不同。了解果穗的建成机制后,农民就可以更好的把握玉米产量建成的敏感阶段,进行田间诊断,并采取对应的农艺管理措施,避免或减少产量损失。

一般,可根据畸形穗的特点判断具体的发生时段,

例如:如果果穗发生缺粒,说明是开花授粉期或更早的时间,不利因素引起小花败育导致的。如果部分籽粒退化或只有一层果皮,说明环境压力主要发生在灌浆初期,“源”供给受限;如果顶部籽粒未退化,但籽粒干瘪,粒重低,说明是在灌浆后期,玉米生长遭遇不利环境。

原文作者:StephenD.S.,中文由王继师翻译,赵克非审稿,部分数据及参考文献略。

玉米“苞叶短、包不住棒子”,果穗籽粒裸露外,七大原因全面分析

(北方农村网专家顾问团汇总整理)最近种植户反应玉米出现苞叶短的两类情况:一类是有的地块苞叶长度只有果穗长度1/3或一半。另一类情况是:同一品种种植不同地块,有的地块正常,有的地块出现短苞叶情况。由于苞叶短,籽粒裸露在外面,影响灌浆,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苞叶短易招虫害(如双斑萤叶甲虫、粘虫、金龟子、玉米螟、棉铃虫等),也会造成减产。

玉米苞叶短,是指玉米果穗顶端不结实,籽粒不饱荚的现象,严重影响玉米增产。主要原因有以下七点:原因一、缺钾引起的

如果穗顶端籽粒瘪小,呈不正常的白色,则是土壤中缺钾。请注意:玉米是喜欢高氮高钾作物,氮钾比例1:0.7-1.5,随着钾的比例提高,而大幅度提高产量。玉米用钾不足,导致抗旱性差,营养比例失调,果穗发育不正常(请查阅倒数第一图到第四图)。玉米一般使用氮磷钾比例为2:0.8:2为适宜,每亩用纯氮在36斤左右为合适,不超过48斤(由此可见,亩用纯钾25-33斤为宜)。——高氮高钾是种玉米“最省钱、最高效”的施肥方式。

有观点提出是缺磷是不正确的,因为磷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有“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的土壤留存,可供下季使用。甚至间隔2-3年不用磷也是可以的(请查阅倒数第五图、倒数第六图)。

原因二、拔节到喇叭口期干旱缺水引起的

拔节期到喇叭口期,遇到干旱或者浇水过晚,导致苞叶和果穗分化不同步,出现苞叶短现象。

原因三、密度过大引起的

种植密度过大,除了造成玉米生长后期通风、透光条件不良,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之外,还有容易倒伏、营养不良的两大弊端。一些人傻乎乎地、不动脑子地胡乱提高密度,你想过没有——同样你一亩地施肥斤,亩密度棵、亩密度棵,单株平均肥料13克多、8克多,一棵玉米“少吃40%的营养”,肥料勉强让秸秆长起来了,到长玉米棒子的时候“饿病啦”(单株分配的肥料供应不足啊,不抗病、不抗倒、不高产、不耐高温等,你说你图啥呢?!)——如果一些高素质的三农人士想提高自己,请查阅《“七论”玉米降密度,稳定高产是正道》和《李少昆博士详解玉米“十大问题”》这两篇文章。

原因四、个别品种的抗性偏弱

个别品种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在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也会出现苞叶和果穗发育不同步现象。近些年,某外资品种“苞叶包不住果穗”现象时有发生。年,河北邯郸曲周县某美系血缘的红轴品种发生比例约“十分之一”(见下图)。同样条件下,冀审“炮弹型玉米”,却表现优良,没有秃尖,一个玉米棒子都在1斤左右(见倒数第七图)。

原因五、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用量极少但同等重要!

土壤中缺少硼、铜、锰、钼、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对玉米雄花花粉的形成和授粉时的活性均有不利的影响,导致果穗发育不良,退化,畸形。据北京海平高科公司和北方农村网的多年试验,结合玉米喷施控旺防倒剂时,加配“蓝色晶典”50克喷施,可大大提高抗倒能力,又减少玉米秃尖和减轻玉米病害,增产显著,得到农民欢迎。

一些种植户也许会说自己卖的复合肥含有微量元素呢,怎么会缺微量元素?两大问题:一是很多肥料宣称有微量元素但“实际上是没有的”(见下图,很多为0),二是就是真正的微肥(比较贵)也不可施入土壤,因为很快失效的(请查阅倒数第二图),硼肥等施入土壤均会很快被固定的。

原因六、果穗顶端小穗退化或顶端花丝发育晚

果穗顶端小穗、退化畸形,有时出现雌雄同花或雄花发育而雌花不发育。影响玉米的正常授粉。果穗顶端花丝发育晚,吐丝延迟,往往与雄花抽花时不配对授粉,使之不能结实。

原因七、有人提出药害,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对此存疑比较大

有人提出“玉米种植户为了防倒或防虫、防病,在抽雄前喷施化控剂或三唑类杀菌剂,导致苞叶和果穗发育不同步造成的”——对此,北方农村网专家顾问团的技术人员存疑较大,因为:在河北沧州吴桥县,有一部分农民仍然保留着在玉米抽雄穗前(刚有雄穗抽出的时候)喷施40%乙烯利每亩30毫升的习惯,抗倒效果明显,没有出现所谓的药害(当前玉米控旺剂和抗倒剂的主要成分都是乙烯利)。另早年有报道玉米用乙烯利最大亩用量50毫升(新疆)。

这个方法源于20多年前的一项技术,能流传至今,说明有存在的合理性。没有全面推广开来主要原因是该时期喷药不太方便。

关于三唑类杀菌剂可能性的原因,也不是很大。据杨利华研究员指出:三唑类杀菌剂使用量在正常用量的3倍或3倍以上,可导致结实不良——但如此用药的概率是很低的。同时,玉米对抑制性农药的耐受力还是非常强的,北方农村网邯郸办事处曾做过试验:亩用60毫升甲哌鎓、40克烯效唑后,玉米没有明显变化。

以上分析,欢迎高素质三农人士留言评论和转发,但请低素质“喷子”请绕行。

(倒数第七图)

倒数第六图,在用足磷后间隔2-3年不用磷也可以

倒数第五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xshes.com/dzjxks/13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