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9岁,发病率为11%
40~49岁,发病率为27%
50~59岁,发病率为62%
60岁以上,发病率达70%
65岁以上,男性发病率达80%,女性发病率达90%
而骨关节病的致残率高达53%!!!
骨关节病的发生过程
骨关节病是关节周围的软骨丢失并出现症状的一种滑膜关节病,又名“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变,骨质丢失而引起关节边缘骨刺、关节畸形等病症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
注意这些因素会导致骨关节病
哪些因素会导致骨关节病的发生呢?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年龄因素
骨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龄增长使关节软骨细胞的活性降低。30岁左右,关节软骨即开始退变;50岁时约有50%的人不同程度患有骨关节病;65岁后骨关节有X线异常者高达70%以上。
2、性别因素
不少妇女在绝经后很快就患上了骨关节炎,这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女性骨关节病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7倍。
3、肥胖因素
肥胖已被公认是骨关节炎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肥胖女性膝关节炎的发病率是正常女性的4倍,而肥胖男性的骨关节炎发病率是正常体重男性的4.8倍。这是因为肥胖增加了骨关节的承重负荷,体重增加和骨关节病发病率成正比。
4、营养缺乏
日常保持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D食物的人,其X线表现出骨关节炎进展的危险性下降了3倍。缺少维生素C和D会导致关节软骨代谢异常,影响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
5、损伤因素
损伤也是导致骨关节炎的一个危险因素。如纺织女工、足球和长跑运动员发生髋和膝关节炎的危险性较高;电脑族和驾车族易患颈椎病。
6、先天性发育不良和畸形
先天性髋脱位、股骨头骨骺滑脱症、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关节内骨折对位不良者,最终常导致骨关节病的发生。
7、制动因素
长期石膏固定,缺乏锻炼都可使关节软骨出现废用性萎缩,软骨的蛋白多糖合成停滞,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质也发生变化而易于损伤。
8、遗传因素
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已被证实,父母患有骨关节病,尤其是患多关节的骨关节炎的,其子女发生骨关节病的危险性很高。有人认为50%以上骨关节炎与遗传有关,女性骨关节炎的遗传性高于男性。
9、身体缺钙
现在大多数的人因为工作比较繁忙,已经没有什么时间锻炼身体了,身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之后导致身体对钙的吸收率降低,时间一长就有缺钙的情况出现。
你的骨关节还好吗?
骨关节病的四大典型症状:红、肿、热、痛
骨关节病的易发部位及病征
膝:表现为疼痛、酸胀、双膝发软、无力、易摔倒,或有局限性压痛及骨刺所致的骨肥大,有时伴有关节积液。
腰椎:软组织疼痛、酸胀、僵硬与疲乏感,弯腰受限,椎间盘突岀压迫神经引起放射性、触电样或牵扯样疼痛。
颈椎:颈脖发僵、发硬、疼痛或上肢无力、手指麻木、上肢放射性疼痛,或有头疼、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症状。
髋部:阵发性疼痛、跛行,也有表现为臀部、坐骨区或膝部疼痛,初站立时加重,活动后稍有緩解,内旋和伸直活动受限。
手指:疼痛、肿胀、手指僵硬、弹响指或扳机指、指间关节结节、弯曲形成蛇样畸形等。
足趾:以第一足趾关节最常见,夜间时发难以忍受的剧痛,早期疼痛自行缓解甚至消失,但反复发作,晚期趾间关节结节,足趾外翻畸形,活动受限。
病在关节,根在软骨,源在氨糖
这个“不死的癌症”如此可怕,有很多人都会问:“难道这个病就不可以预防吗?”当然是可以的!中医讲“治未病”,任何疾病都应该提倡预防为主,骨关节病也是如此。那么如何预防骨关节病呢?首先,我们要找到引起骨关节病真正的根源,针对源头进行有的放矢的预防。料学研究发现:软骨退化变性是骨关节病的病理原因,而真正的“幕后凶手”其实是蛋白多糖!关节软骨的退化变性,是因为软骨中的蛋白多糖流失,导致胶原纤维所拱起的拱门没有了支持,失去支持的拱门就会塌下去弹不起来,抗震、抗压的能力就弱了,同时导致胶原纤维之间出现空隙。
关节软骨的损伤完全可以避免!
关节软骨中的蛋白多糖为什么会不断减少呢?
是自然的吗?
是不可避免的吗?
答案是:软骨中的蛋白多糖在多种醇的作用下,在不断地分解,但也在不断地得到补充,关键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补充在不断地减弱,所以出现了关节软骨中的蛋白多糖供不应求,从而关节出现病变!
现代医学硏究发现:氨糖和硫酸软骨素在关节软骨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参与合成制造关节软骨和关节滑液所需要的基质,而且可以刺激软骨细胞合成这些基质成份,进而生成新的关节软骨。
由此可见:人体內由于氨糖和硫酸软骨素的缺乏,软骨中蛋白多糖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是造成骨关节疾病的根本原因!所以,迅速而直接地进行外源性氨糖和硫酸软骨素补充是预防骨关节疾病的根本出路!
解决骨关节疾病,关键在于恢复关节保护系统的保护功能。“氨糖疗法”主要通过五个具体步骤完成:消炎→修补→养骨→补钙→康复。
关于氨糖的那些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补氨糖?
30岁左右,人体内的氨糖逐渐流失且不再生成,部分人开始感到全身酸软,运动能力下降;
45岁以后,人体内的氨糖只相当于青少年时期的18%,关节软骨及滑膜的受损部分难以再生修复,大多数人已不喜欢运动;
60岁以后,氨糖在人体内的含量已微乎其微,人的身高比年轻时矮小,走路腿软,关节痛经常发作;
70岁以后,人体内的氨糖几乎耗损殆尽,人不但驼背,且免疫力和体力都很差,运动能力低下。
因此,建议从30岁开始补充氨糖。
哪些人需要补充氨糖?
中老年人、骨性关节炎患者;
糖尿病患者
更年期妇女
体力劳动者(用于修复磨损的关节软骨)
运动员及运动爱好者(用于预防骨关节炎及运动损伤)
办公室职员、司机等久坐人士(用于预防颈椎腰椎疾病)
长期穿高跟鞋的女士(用于预防足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如此可怕,大家还不慌吗?不要再放肆的倔强了,是时候该补补氨糖啦!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6(14):-.[2]苏剑.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专家共识.江苏卫生保健.,(04):52.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