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多指畸形病因
多指畸形分类
多指畸形诊断
多指畸形检查
多指畸形表现
多指畸形科室

我院赴穗考察学习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纪实

4月24~27日,医院组队参加市卫健委考察组,赴穗考察学习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院长徐灿、总支部副书记韩仁贵、财务科长储胜林、外二科护士长曾闰莲参加。

广东省是中医强省,中医药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在潜山籍老乡、广州医院东院副院长唐保东先生,黄埔区党代表、潜山市驻广州流动支部书记、广州科甲电子薄膜开关有限公司书记,总经理李葛银同志等一批关心家乡中医药事业的热心人士的精心安排下,考察组先后考察了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医院、以中医骨伤科闻名国内外医院以及中医特色优势发医院。

医院,医院首先给考察组播放了建院85周年展示片。随后,该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蒋四医院发展历程、改革创新举措、取得的骄人业绩。医院年服务患者量连续20医院前列。年医院年门诊服务患者量达到万人次,年收治病人15.8万人次。每天调剂处方3万余张,每天中药饮片使用量达到15吨,是全国年服务患者人数最多、全国规模最大、医院。

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医院的运行机制,使医院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该院致力于人才培养,实施育人工程,致力于培养名家大师,在全国率先实施“师带徒”,首创跨地区拜师以及“脱产跟师”“集体带集体”“一代带二代”等师承模式,在院内成立名医工作室、岭南中医流派工作室等,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梯队。该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病人至上员工为本真诚关爱”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最完美的医学”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国中医系统拥有最多重点专科/医院。该院始终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的主旋律。探索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疑难病的疗效,组建了全国首家“中医经典病房”,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探索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治未病中心”“中医慢病管理中心”,逐步形成了未病、欲病、慢病三个层次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在全国首建智慧药房,在线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检查结果、中药代煎及配送,通过互联网+,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

在听取介绍后,双方还就综合绩效管理、成本核算、中医药特色建设与适宜技术使用、中医临床路径使用、中医特色门诊开展、重点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随后,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考察组深入智慧医疗服务区、传统疗法中心、治未病中心、名中医工作室等实地察看,听取该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非遗项目“岭南陈氏针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华教授等经验介绍。

佛山市中医中药久负盛名。医院,该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蒋开平教授主持座谈会,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医院以PPT医院发展改革情况。

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康复、养生和养老于一体的三级甲医院,是华南地区区域中医诊疗中心(骨伤)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以中医骨伤科闻名国内外;是国际医院、全国第一家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为国家级创医院;是全国三大踝关节镜培训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佛山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医院(非直属)、中山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医院。

该院以建设中医名院为抓手,不断做强做大。年,年门急诊总诊疗人次超过.44万人次,年出院近10.46万人次,年手术达6.17万多台次。拥有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2个,各类专科专病门诊个。医院骨伤科年被遴选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骨伤科、脑病科、糖尿病科、肿瘤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8个专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和建设单位,24个专科获评佛山市“十三五”重点专科称号,其中高水平重点专科12个。年7月,医院遵循“责任共担、资源共用、互补共进、合作共赢”的理念,牵头组建医院医疗联盟。目前,联盟已发展成为拥有15省(直辖市)68家医院的共生型医学卫生健康组织。

该院充分发挥名科优势,以龙头带动全局。该院骨伤科于建院初由著名岭南骨伤科专家李广海先生等人创建,是国内岭南代表性流派,薪火相传至今已有五代传人,在治疗骨关节损伤及骨伤科危重、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其独特的诊疗风格和优异的疗效,在国内、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久负盛名。骨伤科充分发挥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优势,坚持运用正骨手法。由陈渭良教授继承创新的“正骨十四法”对关节内骨折,邻近关节骨折、骨折合并脱位及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的闭合治疗,充分发挥了中医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动静结合、内外用药的长处,且具有安全简便、合并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不仅对新鲜的四肢骨折有效,还可用于陈旧性和一些关节内骨折,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目前骨伤科90%以上的闭合性骨关节损伤都运用中医手法整复、内外中药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年“中医正骨疗法(佛山伤科正骨)”入选第七批广东省代表性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该科积极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与技术,弥补传统医学的不足,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开展骨折内外固定、肢体矫形术、关节镜、椎间孔镜,脊柱矫形手术、脊柱三维导航技术、3D打印辅助(膝、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显微外科断肢(指)再植、再造、大面积骨软组织缺损修补、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精准定位等手术,不少项目已达到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该科不断加大中药制剂的开发和运用,多年来先后研制了“伤科黄水”“伤科黄油”等60多个专科内外药品,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凸现中医疗效优势,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中医药参与率达90%以上。另外,该科还注重功能重建,在骨关节损伤早期和择期手术前后,将薰蒸泡洗、手法松解、体疗理疗等康复治疗尽早介入,进一步提高了疗效。目前骨伤科已发展为国内较具规模和优势的中医特色专科,并形成了急救、诊疗、康复一条龙服务。全科开设17个独立核算单位,共有病床张,年出院4.06万人次,年手术3.14万台次,年门诊病人超过66.99万人次,拥有中医骨科技术26项;门诊实行24小时应诊,“十五”以来一直是国家中医管理局的重点专科,为主攻病种“肱骨髁上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路径组长单位、广东省创伤科研中心——中医骨科基地;被遴选为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年9月成为华南地区区域中医诊疗中心(骨伤)建设单位,年荣获“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创建单位”称号。专科规模、医疗技术、专科辐射能力在国内居先进水平。

该院以重点学科为抓手,打造特色优势学群科。骨伤科重点专科的建设带动了全院各科的发展,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医院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中医特色专科层出不穷。国家级重点专科脑病科开放床位数张,年门诊量8.8万人次、年出院约人次。该科对脑卒中治疗实行“三早”法,开展脑血管病介入和神经康复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以及各种神经内科疑难杂病疗效显著。国家级重点专科糖尿病科成立有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心,在国内较早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在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该科采取中药三期外敷序贯治疗消渴脱疽,疗效显著。肿瘤中心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核心理念,确定了以乳腺癌、肺癌、肝癌为三大优势病种。“中医药-靶向”联合防治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精准医疗创新平台为佛山市年重点建设项目。心病科中西医并举,在佛山地区率先开展经桡动脉途径的心脏介入手术,并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肝科以中医药辨证治疗各类肝病为特色吸引大量病患;针灸科开设病床85张,对各种痛症、面瘫、偏瘫、亚健康等疗效确切,天灸治疗得到广大市民认可,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传统灸法推广基地”;推拿科是国内最大的推拿科病房之一,中医特色显著,疗效独特。延续性护理服务和中医特色,该院开展九个专科护理门诊。年新开设中医治未病护理门诊,为市民、病友提供中医体质辨识、罐法、针法等47项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和治疗,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小夹板固定术”和“牛角罐疗法”分别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国际合作推广共同体推广项目和培育项目,已制作标准化操作规程。该院名医辈出,科技硕果累累。医院长期致力于打造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队伍,目前高级职称人。拥有一支专业技术精湛的队伍,陈渭良、钟广玲被授予全国“中医骨伤名师”称号,他们与其他6位教授同被授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称号;另有广东省名中医6名,被授予“广东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10名;佛山市名中医4名,首批佛山名医6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省优才4名、市优才3名。近五年来,医院获各级科研立项项,获资助.8万元。获各级科技成果奖14项,国家专利79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63项。负责牵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耳穴”的编写工作,参与骨伤科、整脊推拿、治未病、脑病、肿瘤、急诊等专业的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标准制定工作。

该院坚持走传承创新发展之路,打响院内制剂品牌。佛山素有“岭南成药发祥地”之美誉,医院拥有一大批疗效确切、富有专科特色的中药制剂。年12月医院投资约万元在国家级工业园区建成了新的制剂中心,配制生产的本院制剂有丸剂、散剂、膏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24个剂型,共个品种,其中纯中药制剂有19种剂型个品种。年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伤科黄水、骨宝口服液、陈渭良伤科油等专科制剂,价廉质优,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年,医院合作建成中药煎药中心,为患者提供中药代煎及送药上门服务,年增设了中药饮片快递服务,年初开设了中药配方颗粒药房,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年12月,医院煎药中心暨共享中药?冯了性(佛山)智能配送中心投入使用,为目前佛山最大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中心,中心城区市民最快可在5小时内喝上代煎中药。年7月正式开通中药配方颗粒快递配送业务,提供门诊中药配方颗粒市内免费快递、市外到付的配送服务及中药配送服务全流程信息跟踪等,让市民少跑腿、少操心。

该院多级联动,致力于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战略体系。年起,医院启动了广医院的建设,成为目前省内首家试点“线上复诊、医保结算、药品配送”一医院;在佛山市率先实现医疗电子票据应用;建成了市内首家医联体智能云影像平台和住院患者医保费用自助结算的平台,为打造优质、便捷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新生态做了大量工作。

在听取介绍后,考察组就综合绩效管理、成本核算、中医药特色建设与适宜技术使用、中医临床路径使用与单病种管理、中医特色门诊开展、以重点学科带动全院发展、以及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和沟通。随后,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考察组深入骨伤科问诊、治未病中心、名中医工作室等实地察看,听取经验介绍。

医院,该院党委书记王嘉锋主持座谈会并以PPT演示的方式介绍了该院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院长洪少东及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座谈会、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该院系黄埔区政府举办的非医院。年建成广州医院,年建成暨南大学医院(非直属),年被评为广州市中医名院。医院占地面积㎡,业务用房面积㎡。编制床位张,实际开放床位张。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人。医院配备有16排螺旋CT、数字胃肠机、口腔CT、摄像系统(DR)、脑血管测定仪、C臂X光机、五分类血球仪、可视微创针刀镜、高端彩超、腹腔镜、奔驰“”救护车等一批先进诊疗设备设施。设有急诊、内、外、妇、儿、骨伤、肛肠、康复、眼耳鼻喉、口腔、皮肤科等10多个专科专病门诊和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妇产科、骨伤科、外科、肛肠科等7个病区。另设1个门诊部、1个厂医务室。医院以中医康复、妇产、骨伤、肛肠技术为特色,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与保健为一体。康复科为市重点中医专科、省中医特色专科,妇产科为市中医名科、市中医重点专科、省“十三五”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急诊科为市中医医疗机构急救能力建设单位,骨伤科、内三科为市中医特色专科培育项目。医院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市名中医等一批不同级别名医、教授、专家。名医工作室4个,十三五期间你年均门诊量50万,年达到60万,今年第一季度12.7万人次,住院是人。该院拥有院内制剂生产能力,现有名中医验方制剂10种。独立或者合作形式承担了国家、省、市区的科研课题一批。

在座谈中,双方就采取措施培养年轻中医尽快成长成才、推进临床医学医师使用中医药、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与中医临床路径使用、综合绩效管理、名医门诊运行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

随后,该院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考察组深入中医特色科室、名中医工作室等实地察看,听取相关经验介绍。

唐保东、李葛银等关心家乡中医药事业的潜山籍老乡全程陪同考察。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xshes.com/dzjxfl/1617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