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它是由于妊娠期一系列生理变化造成糖代谢异常而引起的。其发生率约90%及以上。
怀孕后,随着孕周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导致妈妈体内的葡萄糖水平下降。到了孕中晚期,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孕妈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部分孕妈因胰岛素分泌受限,就会出现血糖升高,故易引起妊娠糖尿病。
本期,孕妇学校专家唐春妍就从糖尿病的危害、分型、运动疗法、饮食及体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让孕妈们了解糖尿病、知道怎样预防糖尿病,而糖妈妈也知道如何调理,坦然面对并积极配合治疗~
临床表现
★妊娠期糖尿病通常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外阴瘙痒,反复假丝酵母菌感染。
★妊娠期发现胎儿过大、羊水过多。
★凡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重≥90kg、孕妇出生体重≥g、孕妇曾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明原因流产、死胎、巨大儿或畸形儿分娩史,本次妊娠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者应警惕糖尿病。
易患人群
★35岁及以上的高龄孕妇,年纪越大,怀孕期间血糖高的可能性越大。
★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的妇女易发生血糖高。
★直系血亲中有人曾得过妊娠期糖尿病或者患过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在以往的怀孕经历中有出现过糖尿病的症状,或有过原因不明的流产、胎停或者胎死宫内的女性。
★曾有过羊水过多、生产巨大儿经历的女性。
★怀孕前体重指数超标的准妈妈。
不良影响
★对准妈妈的影响
1.胚胎发育异常、死亡,流产率达15%—30%以上。
2.合并微血管病变或肾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发病率可能比其他孕妇高。
3.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容易发生无菌性感染,加重糖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引起乏力、嗜睡、恍惚、脱水等不适症状。
4.难产、产伤。
5.再次妊娠复发率高达33%—69%,远期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高达17%—63%。
★对胎儿的影响
1.胎儿窘迫、胎儿的死亡率变高。
2.胎儿生长受限。
3.可能造成胚胎过度发育形成巨大儿,产伤、剖宫产率增加。
4.可能导致胚胎畸形。怀孕期间,女性血糖过高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发育,致畸率是一般孕妇的7~10倍,可能出现脑积水、脊柱裂、肛门闭锁等畸形现象。
5.早产的可能性变大。
★对新生儿的影响
1.糖尿病孕妇生下的早产儿容易患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宝宝呼吸衰弱,死亡率也会变高。
2.新生儿容易患上低血糖,若不及时补充糖,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
★注意饮食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营养摄入均衡,食物多样化,增加优质蛋白及粗粮、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适量运动
不论血糖是否过高,怀孕之后都应坚持锻炼。但运动量不宜过大,外出运动最好有人陪同,并随身携带一些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小零食,感到头晕时立即服用,防止体力透支。
★做好糖尿病筛查
高血糖致使胎儿畸形的现象往往发生在怀孕后期。怀孕24—28周,医院做糖尿病筛查,如果有异常要及时找专业医师做专业指导,平时要定期产检。
★密切监测血糖
血糖偏高的孕妇要自备一个家用检测仪按时检测血糖含量,并把数值记录下来,尤其是餐前的血糖数值,这些资料对医生的治疗和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
供稿|健康教育科
编辑|仝莉自东萍
审核|施家有
玉溪市妇幼保健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