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产前保健,搞好孕妇教育;充分知情同意,切实告知风险;查找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良好人际沟通,提倡换位思考;妥善处理投诉,积极应对诉讼。
医患纠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产科的医患纠纷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产科的学科发展和医生的执业热情,干扰了正常的医疗行为,那么作为高危科室的产科应该如何规避医患纠纷,达到医患和谐、满意的氛围呢。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如下六点供同行们参考:做好产前保健,搞好孕妇教育;充分知情同意,切实告知风险;查找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良好人际沟通,提倡换位思考;妥善处理投诉,积极应对诉讼。
一、做好产前保健,搞好孕妇教育
妊娠不是病,妊娠要防病。——林巧稚
做好产前保健可以减少出生缺陷、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主要包括对母子进行统一管理,必须从早孕期开始,需要多学科知识包括营养、心理、预防医学、遗传学、社会经济学等等,可以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搞好孕妇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孕妇教育的内容涉及到营养指导、控制体重、孕期运动、分娩技巧学习、分娩的心理准备、产后恢复、育儿知识。其中搞好孕期营养、进行运动保健,可以预防巨大儿的发生,改善孕妇体质,减少难产的几率;让孕妇了解需警觉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及时就医预防早产和降低围产儿病率、死亡率;让孕妇清楚医院分娩镇痛的方式选择,可以更好地做出分娩计划,更有信心地迎接分娩,同时也要做好为人父母以及家庭计划。
医院产科围产保健常规如下:
1.早中孕期初诊包括询问病史、核对预产期,对早产、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以及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处理都至关重要,个人史、月经婚育史及家族史,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及特异性检查,有各项有关血生化检查、必要时超声核对孕周,发现严重畸形,检查出妊娠合并的内外科疾病,要指导治疗相关疾病,相应科室会诊,并做出决定是否能继续妊娠。
2.产科初诊一共有两次系统的检查,第一次产初检查主要是再次仔细询问病史以及全身的体格检查,可能会发现一些心动过速、不典型甲亢的患者,第二次产初检查包括骨盆测量、宫颈刮片检查,同时参加孕妇学校宣教讲课。
3.产科检查的时间间隔一般是孕28周前每4周检查一次,孕28~35周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孕34周以后参加孕妇学校第二听课,介绍分娩及母乳喂养以及分娩中注意的问题。如果有合并症及并发症者要缩短产科检查间隔,还要告知孕妇有异常情况随时急诊就诊。
4.产科检查的内容包括常规检查项目,即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心,胎位、尿常规,水肿;还有一些特殊检查项目,包括孕11~13周超声,测量颈后皮肤厚度,核对孕周,孕16~20周进行唐氏筛查,孕20~22周系统的胎儿超声排除重大畸形,孕24~28周进行糖耐量筛查及诊断,孕30~32周胎儿的超声除外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血常规除外贫血,孕36周进行阴拭子检查,及早发现、治疗阴道感染,孕38周胎儿胎盘超声估计胎儿体重。
5.在孕32周及孕38周分别由中高年医生进行两次核对,主要包括预产期、骨盆及胎儿情况、估计胎儿大小,决定分娩方式,做分娩前准备、检查阴拭子培养结果。
6.每月有两次围产讨论,在月初进行产前讨论,针对存在合并症者,讨论分娩方式及特殊处理,在月底进行产后讨论,与儿科医生共同讨论总结高危儿情况,包括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窒息新生儿和畸形儿。
二、充分知情同意,切实告知风险
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时一定要做到充分的知情同意,首先肯定妊娠、分娩是生理过程,要解释知情同意书中描述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交代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要强调一旦发生并发症,需要家属和医生积极配合,实施救治,还有要交代其他难以预料的情况。
在病情告知时要切实告知风险,首先要在知情同意书上写明所有诊断,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出解释说明,然后针对其合并症、并发症,具体交医院所做的各种准备,如为早产患者,一定要交代早产儿的近期、远期并发症、花费等等,写明抢救意见,不可以有模棱两可的抢救意见,以防后患,对危重症患者,要多次、实时交代病情。
三、查找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
病人安全、母亲安全一直是政府、医院、家庭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做的是查找安全隐患,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比如预防病人摔倒、物品摆放、电器设备等等,医院科室医疗常规、护理常规的实施,发现违反常规及时提出并予以纠正,还有要求所有医护人员重视患者主诉,要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还要特别重视病情高危的患者、对可能发生非理性维权和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和家属预先采取因应措施,要求上级医生参加有医疗纠纷隐患患者的救治。
提高医疗质量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的政策和经济倾斜,医院要努力赢得院方的重视和管理职能部门的支持,在医院开展孕产期系统保健,孕妇健康教育,开展贫困医疗救助,对无力支付费用的危重贫困患者可以由社会工作部提供援助。
另外还要提高医疗保健技术服务能力,医院内部规范服务、职能分工、改善服务、综合管理,科室内部平时多练兵,多进行培训、业务学习,还要反复强调重视医疗、护理病例的完善、准确和及时。特别重视加强产科的急救能力,组织人力,设备,交通,保证急救绿色通道;对疑难杂症组织多科会诊,甚至院外会诊,尽最大努力使患者得到救治。
四、良好人际沟通,提倡换位思考
良好的人际沟通意义重大,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充分重视病人的感情。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实际上,即使在涉及诊断、治疗、手术、操作的医疗纠纷中,尽管确有因误诊、误治、操作失误导致的医疗事故,但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医患间缺乏沟通,患者对诊治存有误解所致。
因人际沟通不良引发医疗纠纷的几种常见情况和原因包括遇事急于推卸责任,使院方或他人陷于不利的地位,缺乏职业保护和相互协作意识,缺乏爱伤观念,说话过于简短,表达方式与其真实想法不符,交流的态度不够正确,不重视副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作用。临床实践中导致沟通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和知识,还有的在沟通过程中没有优先顺序,没有强调事情的重要性,没有注意倾听,没有理解对方,没有形成双向沟通,或者存在沟通的时间太短、情绪不佳、存在文化差异、不适当的沟通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缺乏信任。
进行良好人际沟通的技巧有倾听,是全神贯注的听,但不是被动的听。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去听。还要善于应用身体语言,表示你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