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胡勇、汪洋
作者单位
医院足踝外科
各位读者,大家好!
本期名家专辑,由医院足踝外科的胡勇教授、汪洋医师就「先天性足趾畸形」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多种不同足趾畸形的临床治疗、具体技术应用、术后康复、专家共识等,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做一次系统的讲解。
今天,为大家带来「先天性足趾畸形——多趾」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足趾畸形种类繁多,一般常见的有多趾、并趾、巨趾、跖骨短小、拇内翻等。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先天性足趾畸形中的另外一种——多趾——的手术治疗。
一、概述多趾是指足部趾体比正常多生长一个或者更多的趾体;可以表现多种类型,从以细小的皮肤蒂相连的多趾到发育完全的趾体。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趾可伴有其他的畸形,如并趾、唇裂、泌尿系统畸形、脊柱畸形、心脏畸形等。
在这里,我们介绍两种不同的多趾手术方法,供大家参考。
二、手术指征患者行走疼痛、外观欠佳和心理障碍,患者和及家属要求切除多余趾体,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精神情况可以承受和接受此类手术
趾体没有外伤或者感染情况
三、手术方法切除第五趾的多趾手术方法
——手术方案
切口
多余趾体背侧和跖侧分别设计相对应的锯齿形皮瓣。
一般皮瓣的顶点高度和趾体跖背侧直径相同,锯齿皮瓣的基底宽度根据相邻或者健侧对应趾蹼宽度来设计。
趾体切除
按照设计,切开背侧皮肤,确认保留趾体伸趾肌腱发育良好后,切断多余背侧伸趾肌腱。如果保留趾体肌腱发育不良,需要分离多余趾体肌腱编织加强。
切开多余趾体跖趾关节两侧附着的足内在肌,骨膜剥离器沿着切口从远端向内分离跖骨周围组织,透视下完全剥离多余趾体的跖骨。
肌腱线修复跖骨头间横韧带,调整趾蹼宽度,用背侧皮瓣向跖侧覆盖重建趾蹼。
缝合
透视下确认多余跖骨完全切除,充分止血,修整多余软组织。可吸收线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术后无菌纱布分开包扎足趾,防止趾体旋转。换药注意趾蹼和趾体间皮肤粘连。
支具固定3周后拆除,减少下肢活动。缝线脱落后使用祛疤药,防止疤痕增生。
——典型病例
切除第六趾的多趾手术方式
——手术方案
切口
在多余趾体的基底设计一个球拍形切口。如果需要延长切口,尽量用Z型且向跖侧靠拢,避免在足部的腓侧形成疤痕挛缩和影响背侧外观。
趾体切除
皮肤掀起后,在多余趾体背侧会发现分叉的或者完全重复的伸肌装置。从分叉的部位以远切除腓侧分支,保留部分做随后的重建。
切口内仔细辨别小趾展肌。小趾展肌经常附着于腓侧的趾体,将其从远端分离出来后标记备用。跖趾关节的腓侧的侧副韧带和关节囊从远端向近端游离。
多余的趾体被切除后,检查跖骨头。如果跖骨头分叉,要在跖骨头的腓侧截除部分宽大的跖骨头,使跖骨头接近正常结构。
然后,把保留的腓侧侧副韧带和关节囊缝合在保留的胫侧趾体的近节趾骨基底偏跖侧。把保留的伸屈肌腱置中,调整肌力的平衡。
缝合
透视下确认多余趾骨完全切除和宽大的跖骨头得到修整。充分止血,切除多余的皮肤和去除冗余的脂肪组织。
从背侧、跖侧和侧方观察切口,以达到满意的手术外观效果,用可吸收线关闭伤口。使用一根纵行或者斜行的克氏针固定,可使跖趾关节更加稳定。
术后处理
术后无菌纱布分开包扎足趾,防止趾体旋转。
支具固定3周后拆除,减少下肢活动,克氏针3周后拔除,缝线脱落后使用弹力绷带和祛疤药,防止疤痕增生。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1]MorleySE,SmithPJ.Polydactylyofthefeetinchildren:suggestionsforsurgicalmanagement.BrJPlastSurg.,,54(1):34-8.
[2]IidaN,KotakeA.Anewsurgicalprocedureforlittletoepolysyndactylywithoutskingraft.AnnPlastSurg.,,67(2):-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