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
//手法治疗让您大开眼界//
PART01
脊
柱
侧
弯
及
危
害
1.脊柱侧弯
俗称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或伴有椎体旋转的脊柱畸形。脊柱X线平片显示Cobb角大于10°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Cobb角测量:在弯弧顶端和尾端最斜的椎体划一条切线,然后在这两条切线各划一条垂直线,它们的夹角就是Cobb角,是脊柱侧弯幅度的指标)
2.危害:
1.影响脊柱外形和功能:
脊柱侧弯可能导致脊柱变形、肩背部不平、胸廓畸形、骨盆倾斜、长短腿等异常形态,同时影响脊柱活动度。
2.影响生理健康:
可能出现脊柱早期退行性病变引起腰背部疼痛,畸形严重者甚至导致高位截瘫。
3.影响呼吸功能:
脊柱侧弯影响气体交换,胸部侧弯易发短气、喘气、感染,慢性疼痛等症状。
4.影响胃肠系统:
脊柱侧弯使腹腔容积减小、内脏的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胃肠系统反应。
PART02
病
史
及
临
床
症
状
小美(化名)是漂亮而温柔的女生,22岁,恋爱中,拥有所有女生都羡慕的大长腿,身高cm,体重53kg,令人羡慕的身材却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烦恼;在13岁时朋友们发现她的背部一侧高一侧低,并未得到家人及自身的重视,发现至今10年左右,没有进行系统治疗。因腰背部疼痛,晨起后感心慌,胸闷,呼吸费力,食欲不振等2年余,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质量,遂来我院郑东院区康复医学科就诊于魏向阳主任,自诉有甲亢、弱视。
PART03
患
者
评
估
1.x片示(自阅片):
(1)颈椎反弓
(2)脊柱右侧肋隆凸
(3)胸廓畸形
(4)胸廓下移
(6)腹腔容积缩小
2.Cobb角测量:
Cobb角31°。
3.静态体态:
前面观:头部偏向右侧,左肩高,右侧髂前上棘较左侧高。
侧面观:头呈前伸位,右侧肩胛骨前倾增加,肩胛下角翘起。
后面观:脊柱右凸,左肩高,右肩低,右侧肩胛骨高伴有隆起,右腰部皮褶较左侧多,右下肢较左下肢短。
4.身体弯腰测试:
右侧背部隆起,有“剃刀背”。
PART04
临
床
思
路
及
手
法
治
疗
1.手法松解配合背部肌筋膜牵伸:
腰背部浅筋膜牵伸、动态松解,以及躯干侧链牵伸可打开椎体间隙,使紧张筋膜得到释放,改善两侧肌肉张力的不平衡,增加脊柱灵活性。
2.脊柱的关节松动:
使用Maitland、Mulligan等多种关节松动技术,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脊柱的灵活性。
3.针刺疗法(针刀疗法):
通过触诊后,使用针刺疗法处理右侧胸背部隆起肌肉,背部肌筋膜异常张力得到释放。
4.矫正呼吸模式:
手法调整腹部肌肉,膈肌及肋间肌张力,使异常的肌肉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这些肌肉的激活和调整可以矫正错误的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旋转成角呼吸提供主动力量,有利于启动膈肌和腹横肌的深层肌肉,增强核心力量,矫正脊柱侧弯。
5.施罗特体操训练:
指导患者在家中进行“旋转成角呼吸、肌肉圆柱运动、50X等施罗特运动,增强脊柱周围动力肌的力量,维持脊柱整体的动态平衡。嘱患者对日常生活姿势进行注意和尽量矫正。
6.矫形支具治疗:
支具是治疗脊柱侧弯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能够改善侧弯的角度,改善外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般当脊柱侧弯Cobb角大于25°时,则需要佩戴矫形支具进行治疗。
治疗前后对比图
小美有话说
我从未感到身体如此轻松,整个身体都舒展开来,轻的像飘起来一样,腰背部疼痛缓解了。睡觉的时候能找到一个舒服的体位,睡眠质量也好了。晨起后也不感到心慌,胸闷,呼吸时觉得比之前吸入的气要多,包括说话声音比之前大。走路时长短腿没有那么明显了。
PART05
康复治疗
在脊柱侧弯中的作用
脊柱侧弯造成的形体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病变早期尽早干预,对于矫正畸形、阻止疾病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手法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佩戴支具等综合治疗,改善躯体形态,阻止侧弯进一步恶化与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自信心。
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康复医学科
魏向阳(科室主任/国家级知名专家)
主任医师,医院康复教研室主任东院区康复医学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知名专家,河南省省级保健、会诊、教育专家,从事临床康复工作40余年。擅长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评定与治疗、高压氧评定与治疗。主要从事脑卒中、脑损伤后促醒及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死、脊髓损伤等,以及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尤其擅长手法治疗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骨关节炎、小儿斜颈、产后康复(手法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及产后腰骶部疼痛,效果立竿见影)等;开创了针刀联合手法颜面部美容整形,针刀治疗大面积毁损伤后瘢痕黏连引起的功能受限,各种外伤术后功能受限效果显著;带领科室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骨关节炎、肩袖损伤、早期股骨头坏死等组织损伤的微创修复治疗;超声引导下中枢神经损伤后痉挛的肉毒素注射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筋膜松解技术等。
中国康复医学会推拿技术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推拿技术与康复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软组织病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正脊协会副主任委员。拥有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1篇,国家级以上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3部。
坐诊时间
周一、周三:东院区8:00-12:00,14:30-17:30,门诊楼3楼北六诊区康复医学科。
周五:老院区8:00-12:00,14:30-17:30,门诊楼11楼康复医学科
参考书籍:克丽斯塔·莱纳特?施罗特《脊柱侧弯的三维治疗》
参考文献:
[1]罗春艳,吴建民,李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78):82-83,85.
[1]陈威烨,陶其杰,陈金洪,朱利民,华永均.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32(10)52-54.
[1]吴鹏,李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31(1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