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3日,医院外科就一名食管癌的老年女性患者进行了一次全院多学科会诊,参加此次会诊的人员有:副院长张海龙(副主任中医师)、外科特聘专家申才亭(副主任医师)、心血管科主任贾彦明(副主任医师)、肺病科副主任汤长叶(副主任医师)、手麻科主任程国强(主治医师)、放射科主任马永丰(主治医师)、营养科护士长王娟(主管护师)、功能科杨建波(医师)、医务科副主任刘芳(主治中医师)及外科全体医师。
陈志强医师汇报病历:患者女性,60岁,农民,主因进食哽咽感1个月,由门诊于-10-10收住入院。病情要点:患者老年女性。既往颈部肿大30余年,未行诊治;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收缩压mmHg,平时口服氨氯地平,血压控制不详,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缘于入院前1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时哽噎感,尤其以进食干硬食物时明显,进流质饮食症状不明显,伴上腹部不适,无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无胸骨后烧灼感,无食欲减退及周身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咳嗽、咯血,无腹痛、腹胀,无柏油样便。曾在当地卫生室予以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10-01医院行胃镜检查示:“1.食管病变?2.胃底息肉,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10-04)检验示:贲门:急慢性炎症伴息肉样增生;食管26cm:鳞状细胞癌,故来诊,为求进一步治疗由门诊以“食管癌”收住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神清,精神可,纳、寐欠佳,二便调,近期无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体重较前无明显减轻。四诊摘要:神志清楚,精神可,目光有神,面色欠荣润,唇色红润,形体适中,体态自如,肢体无异常,语声正常,气息匀称,语言清晰,胸部正常,虚里搏动正常,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查体:T36.0℃P60次/分R18次/分BP/93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双侧眼睑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查体未见异常。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腺无肿大,颈部两侧对称,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轻度肿大。胸部详见专科情况。周围血管征阴性。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异常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双肾区、肝区无叩击痛,叩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存在。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查体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情况:双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触及皮下气肿,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无增强或减弱,胸廓挤压试验阴性。胸壁无压痛,双肺叩诊清音,肺肝相对浊音将界平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收缩压最高mmHg,平时口服氨氯地平,血压控制不详,颈部肿大20余年,未曾诊治,否认其它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辅助检查:-10-01医院胃镜检查:“1.食管病变?2.胃底息肉,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10-04)检验示:贲门:急慢性炎症伴息肉样增生;食管26cm:鳞状细胞癌。-10-10血细胞分析、院感九项、凝血六项、肿瘤五项均示未见异常。便常规潜血阳性。甲状腺功能5项:游离三碘甲状原3.27PMOL/L,游离甲状腺素17.07P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60nmol/L↑,甲状腺素.7nmol/L,促甲状腺激素0.69uiU/ML。彩超提示:甲状腺双叶弥漫性病变甲状腺左叶稍高回声结节(TIRADS3类)甲状腺双叶多发低回声结节(TIRADS3类)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心脏彩超:左心增大二尖瓣后叶钙化主动脉瓣返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异常。-10-10上腹部CT平扫+胸部CT平扫+增强示:右肺中叶陈旧性病变。胸9、12椎体楔形变扁。贲门区管壁增厚,请结合胃镜检查。胰腺多发囊样病变。肝门区囊性占位。-10-13肠镜:未见异常。多域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噎嗝瘀血阻络证。西医诊断:1.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2.高血压病3级高危。3.窦性心动过缓。4.双侧甲状腺结节病变(TIRADS3类)。5.胰腺多发囊样病变。6.肝门区囊性占位。会诊目的:1.食管癌手术适应征的探讨。2.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3.食管癌围手术期的规范管理。
王建波医师:内镜检查提示距门齿26cm处食管病变,病理鳞状细胞癌,诊断可能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镜下所见病变基底部粘膜完整,建议有条件的可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肿物侵及情况,以明确该患者是否有镜下EMR治疗的可能。
王娟主管护师:患者老年女性,术前营养评分良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后,建议早期予以流食,逐渐向软食、普食过度,饮食以高蛋白、碳水化合物为佳,少量多餐,保持进食温度适宜,预防腹胀不适。
马永丰主治医师:从影像学角度来看,患者病变较小,属早期,与周围血管、器官界限清,肺部及纵膈淋巴结未见明显转移迹象,有手术适应症。
程国强主治医师:该患者如手术属四级,风险较大,术中行单肺通气麻醉,麻醉评级P2,术前积极控制血压,术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降低麻醉风险。患者诊断窦性心动过缓,建议进一步行爬楼梯负荷试验,明确窦性心动过缓病因。
汤长叶副主任医师:患者老年女性,既往无肺部疾患,无吸烟史,据肺通气试验、肺部CT、动脉血气分析及体征综合分析患者肺功能良好,胸部手术术后常并发肺部炎性病变,建议术前加强肺功能锻炼(如:咳嗽、排痰、憋气试验),促进肺通气,改善肺功能。术后早期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加强雾化、静点祛痰药物促进排痰,如氨溴索注射液ml静脉滴注日2次,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雾化4ml/次3-5次/日。
贾彦明副主任医师:术前评估: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规律降压,血压控制好。彩超提示:左室舒张末内经55mm,射血分数68%,考虑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高危,术前控制/90mmHg为佳。患者心电图示:心率59次/分心动过缓,常见病因为:窦房结病变、迷走神经张力高。建议进一步行阿托品试验或爬楼梯负荷试验,除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李伟副主任中医师:通过诸位老师的讨论,该患者诊断明确(完善诊断),有手术适应症,结合患者各项检查,该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应限期手术治疗。该患者适合腔镜技术治疗,积极术前准备,予以健康、心理辅导,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限期行食管癌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
申才亭副主任医师:该患者疾病诊断明确,首选手术治疗,该手术难度大、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意外发生几率较高,术前充分准备,积极医患沟通,制定详细、全面的意外情况处置预案。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外科在腔镜微创操作技术方面逐步成熟、完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该患者适合微创治疗,建议首选胸腔、腹腔镜联合治疗,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患者能够早期下床活动,减少甚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患者获益较大。胸外科手术治疗是我科的薄弱处,相信在医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循序渐进,逐步成熟。
刘芳主治中医师:该患者手术属重大手术,严格依照我院重大手术流程报备,把好每道风险关口。手术科室是高风险、医疗事故多发科室,通过多学科会诊,将风险关口前移,全院多科室协助、规范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逐步提高手术治疗能力,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使患者获益,提升我院整体诊疗能力。
张海龙副主任中医师:患者因进食哽咽感1个月入院,四诊合参,依据中医辨病辨证属中医“噎嗝病”,证属瘀血阻络,《济生方》首次提出噎嗝病,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有哽咽不顺,嗝为嗝拒,指的是饮食不下。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食管癌、贲门癌、胃食管神经官能症一类疾病。病机气淤交阻,阻隔于食道而出现的一组病症。中医治以活血化瘀,通幽汤加减。现代医学手术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案。祖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应在术前、术后充分发挥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的特长,术前可运用小承气汤,行气通便,利于术中操作;术后中医治疗本病的原则在“通”,治以宽肠理气为法,给予宽肠理气汤,保留灌肠50ml,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术后患者长时间不能正常进食,加上手术创伤,元气损伤,气血亏虚,治疗上适当以补气养血,以防耗气太过。微创手术是目前手术治疗疾病的趋势,腔镜技术是我科的优势技术,建议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使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快速康复。
会诊后诊疗方案:1、进一步完善爬楼梯负荷试验等,完善心肺功能评估。2、充分医患沟通、完善术前准备。3、限期手术治疗。
图文:陈志强
编审:樊安利
签发:张爱兵
温馨提示
医院
市级文明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河北省中医药先进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医德医风建设示范单位
城乡居民患者起付线直降元
城乡居民患者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起付线
报销起付线直降元
医院
元
医院
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