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葩行为下的魔幻PUA
零下15摄氏度爬山、高温40度穿越沙漠、亲吻垃圾桶、喝辣椒水、员工们跪着互扇耳光、跪拜领导……你没看错,就连大街上时常看到的托尼老师们的团体早操,在上述奇葩团建队伍中,也显得太「正经」了。而往往,这些奇葩行为,都有一个漂亮的外衣——培训。源于传销公司的洗脑神技,打着「心灵培训」、「领导力培训」、「灵修」等旗号,采取心理暗示、催眠洗脑等方式进行精神PUA。2
一次「人仰马翻」,两次「后会无期」的活动
做KTV的合格听众。需发自内心地进行海豹式鼓掌,再配上天真崇拜的微笑,然后还要违心的说:领导唱得好,领导再来一首……假期NOFREE的户外团建。有些需要自掏腰包,不去不行,扣绩效扣奖金。搞好了是「团建」,搞不好就是「团歼」。3
名目花样繁多的天,24小时不停歇会议
年会、季会、月会、周会……早会、培训会、总结大会、夜总会……会议的初衷,是在学习中提高工作能力,在复盘反思中提高效能,目的自然是做出漂亮的业绩。而不是在靡靡之音中为平庸的发言喝彩,表演性忙碌,顺便带薪摸鱼。德鲁克曾强调,优秀公司的时间主要花在外部,为客户创造价值上,而平庸的公司的时间,都花在内部你搞我、我搞你的人际关系与组织内耗上。2正本清流,看清企业文化的本质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基础是达成使命和愿景的共识,执行上做到战略和组织协同,目标在于「不断前进打胜仗」。如:海尔集团的以及组织文化;TCL集团提出「鹰的重生」;腾讯「通过互联网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文化;华为公司塑造全新企业文化的「华为基本法」等等;这里强调一点,有些事是不适合说成「文化」的。比如前文也提到过的「酒桌文化」,如裹脚一样,就不能称之为「裹脚文化」,强制之下的身不由己,冠之以「文化」,是对野蛮和专治的涂脂抹粉。企业倡导并建立了何种文化观?是丛林竞争的「狼性文化」,还是权益优先的「人文关怀」?是适者生存式淘汰,还是企业员工团结一致地拼搏?如何抉择,彰显了企业格局,折射企业责任,代表了企业价值方向。时至今日,思考企业文化早已不局限于「有没有」,而更看重标定得「对不对」、践行得「好不好」。企业文化是内化于员工内心、践行于制度之中的举措;从来不只是提起来漂亮的口号,而是落实在发展过程中的有力的行动。3如何建立「高财商」企业文化为什么很多公司谈企业文化,很多老板重视企业文化,但文化在企业中却好似空中楼阁?员工将企业文化背得滚瓜烂熟,入职培训企业文化部分也都考得不错,但身处其中却没有什么感觉,甚至与之相悖,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两层皮」现象?约翰·科特(JohnP.Kotter)认为,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一个企业中各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实践。图:「洋葱模型」企业文化建设的「洋葱模型」
1
1)最内层——精神层:包含企业的愿景、使命、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与管理理念,体现企业所想。这一层是公司企业文化谈及最多的一层,也是接触大部分企业对外介绍的一层,需要企业上下一致的认同。
2)第二层——制度层:包括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与流程。制度是企业文化精神层的贯彻和体现,需与精神层保持一致性,否则企业的精神层就没有支撑,沦为空想。毕竟员工更倾向于根据制度考核的要求行事,如果所说的与所做的不一致,难免给员工造成困惑。3)第三层——行为层:包括员工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企业风格、仪式活动等,体现企业所为,行为层是由精神层落实到员工行为的具体表现。4)第四层——形象层:包括企业VI、英雄故事、品牌形象、利益相关者关系与社会形象,体现企业所用。洋葱模型四个层面的一致性很重要,很多企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