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医院初艳龙
所读书籍:《消化系统CT诊断》
原著主编:林晓珠、唐磊
一、影像解剖
1.胆道系统的大体解剖
肝内胆管与肝动脉、门静脉的肝内分支相伴行,左外上下段肝管和左内叶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左肝管,右前、后叶肝管在肝门静脉右支的前上方汇合成右肝管。左右肝管于门静脉分叉处的前上方汇合为肝总管,下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与胰管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壁内汇合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肝外胆管通常分为4段:肝门段、胰上段、胰腺段及壶腹段。
2.胆道系统正常CT表现
肝内胆管分支直径不超过3mm,肝总管直径为3-6mm,在肝门处可见3个圆形结构,排列成米老鼠头样,肝总管环形低密度影在右前方(右耳),肝动脉较细,表现为实性软组织密度影在左前方(左耳),门静脉较粗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位于两者的后方(脸)。胆囊横断面横径2.5-3.5cm,胆囊壁厚度为1-2mm,胆汁密度正常接近于水。胆总管直径约8mm。
先天性胆管囊肿
胆道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包括肝内胆管分支变异、胆囊形态变异、胆囊管汇合变异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先天性胆管囊肿)最为常见。
1.临床概述
本病又称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是胆管的局部或全部呈不同形态的扩张状态,可发生于胆道的任何部位,以胆总管多见;多数认为胆胰管汇合异常是主要病因之一,与胆胰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病根据囊肿的位置和形态分为5型:l型,胆总管呈囊状、纺锤状或柱状;Ⅱ型,胆总管的单发憩室;Ⅲ型,十二指肠壁内段胆总管呈囊状膨出;Ⅳ型,肝外胆管全部扩张并累及部分肝内胆管,外周胆管表现正常;V型又称Caroli病,为肝内胆管多发囊状扩张。
2.CT表现
①胆管囊肿表现
a.胆总管大部或全部扩张,横断面多呈气球状,直径在4cm以上,外形光滑,壁薄而均匀,囊内呈均匀低密度。
b.肝内胆管正常无扩张,胆囊大多表现正常,胰管多无扩张。
c.增强扫描囊肿密度无变化。
d.囊肿内可发现结石存留,如并发胆管炎,壁可增厚,囊内密度也可略有增高。
②Caroli病
CT表现为肝脏内多发沿胆管分布的低密度囊性灶,这些囊性灶与轻度扩张的胆管相通,边界清楚,密度接近于水;其特征性表现为中央点征,提示其病理改变为门静脉周围异常扩张的胆管;而肝外胆管正常无扩张;肝内扩张胆管内可并发有单个或多发结石。
3.鉴别诊断
①肝内多发囊肿:肝内囊肿与小胆管不相连,且没有中央点征;
②胰腺囊肿:胰腺囊肿有胰腺炎病史,胆总管不扩张或呈柱状扩张。
往期16大精彩回顾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