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王剑研究员、陈静教授领衔的合作团队与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丹娜法伯癌症研究中心联合于国际权威杂志《NucleicAcidsResearch》(影响因子11.)发表了文章,该研究首次在人类细胞中明确了NEIL3基因对DNA-ICLs损伤的重要修复作用,并进一步详尽阐述了NEIL3和FA/BRCA途径在psoralen-ICL修复中的协同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范可尼贫血等血液系统遗传病的精准诊治,并为肿瘤DNA损伤修复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迄今为止,已有22个基因的突变被报道可导致该类疾病的发生。既往关于DNA-ICLs修复的机制研究主要围绕FA/BRCA通路。该研究证实在psoralen-ICL的修复中,NEIL3途径占主导地位,而FA/BRCA通路扮演“备份”的角色。不同于FA/BRCA通路,NEIL3修复psoralen-ICL进程不产生DNA双链断裂;相比FA/BRCA通路成员,NEIL3可以更快的被招募到psoralen-ICL损伤位置且该过程依赖PARP复合物。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NEIL3对psoralen-ICL的修复需要与RUVBL1/RUVBL2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此外,位于上游的TRAIP蛋白可同时调控NEIL3和FA/BRCA通路完成对psoralen-ICL的修复。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遗传分子诊断科王剑研究员团队成员李牛博士,通讯作者为哈佛医学院附属丹娜法伯癌症研究中心AlanDD’Andrea教授(美国医学院院士),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资助。李牛博士前期针对范可尼贫血患儿基因变异的功能研究成果曾于年10月发表于血液疾病专业杂志《ExperimentalHematology》。目前,两个实验团队还在继续深入合作开展NEIL3基因在DNA-ICL修复的相关研究,并已取得一定进展。
原标题:《儿中心科研团队揭示人类细胞中NEIL3和FA/BRCA途径在DNA链间交联损伤修复中的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