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多指畸形病因
多指畸形分类
多指畸形诊断
多指畸形检查
多指畸形表现
多指畸形科室

生活相对论美颜技术的普及对于社会审美

BySoundDreamer

用新奇的眼光观察世界,用辩论的思维解析生活。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每周五与大家相约在广播下的生活相对论。

生活相对论是一档辩论型栏目,我们将以辩论的形式探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我们的见解和想法。在广播下收听的你也可以向我们提出自己的思考。

大家可以登录新浪微博

交大之声,对我们的节目提出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向我们推荐新鲜有趣的话题。我们期待着你的发言!

节目编辑:李雪溦

播音:张晓蕾严铮

本期辩题

美颜技术的普及

对于社会审美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年4月15日

铮:前段时间,一众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素颜照片,宣称要与自己的素颜和解,这一现象又使人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与素颜照片相伴而生的词语——美颜技术,这也是一个不怎么陌生的话题,甚至在前几年还被网友称为“亚洲四大邪术”之一。

蕾:没错,美颜技术是指以Photoshop、美颜相机为代表的那些对人像图片进行美化处理的技术,对人像图片进行美化处理的技术。它最初问世的时候,更多是代指ps等专业的修图软件,技术门槛相对来说更加高。而现在,美颜技术可以说是越来越成熟了,大家只要稍稍拉动它那几个功能,就能轻松达到一键美化人像的效果。

铮:确实确实,随着人们对美颜的需求不断攀升,美颜技术也在不断走向精细化,美颜技术也从静态的图片时代走进了动态的视频美颜时代,可以说美颜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蕾: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它真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面部有缺陷的部分被弱化,让五官好看的部分更加凸显,把我们的人像美化成自己更喜欢的样子。

铮:但其实不然,我反而觉得美颜技术逐渐普及并不是一件怎么好的事情。虽然说确实像你说的那样,这项技术在某些时刻为我们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便利,但它同样减少了我们构思美的时间,不太利于整个社会审美的进步。

蕾:那么美颜技术的普及对于社会审美来说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Standpoints

持方

铮——坏事

蕾——好事

铮:我们本期要讨论的话题是“美颜技术的普及对于社会审美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啦,在之前的环节里我已经间接亮出了我的观点,我认为对于社会审美来说是一件坏事。

蕾:那我们的观点恰好相反,美颜技术的普及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首先我们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社会审美是好的,我认为只要社会审美在进步,这样的社会审美就是好的。

铮:哦?那看来你对进步这个词语也有一个自己的理解?

蕾:从古至今,人们审美进步的一个标志就是——从自发走向自觉。

铮:什么叫自发走向自觉?

蕾:举个通俗的例子,如果不经意间随手一拍照就很好看,这个叫作自发。而自觉指的是面对每一张照片的时候都要去研究怎么呈现得好看,也就是指追求美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使用技术去美化图片,其实已经体现了审美的自觉,符合审美进步的标志。

铮:可是真的是“自觉”吗?就像你说到的那样,这些很智能的操作,让我们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变成更迷人的样子,大家已经尝到了这种一键变美的甜头,不知不觉把信任都交付给了美颜技术,他们被动地去接受美化,哪里还保留有他们自己对于美的思考呢?

蕾:那我觉得你这样想就有些低估了现在的美颜技术,首先美颜技术它本身在很高速地发展,它到目前为止可以为我们提供成百上千种功能,而大家只是在这些众多的功能里进行挑选,自主性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铮:我不否认,大家的确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功能,可是更多的时候,那些美图软件的首页会优先推荐一些所谓的“网红滤镜”,或者是一些流行的选项,甚至是早些时间流行的“白幼瘦”审美风格,对吧?在不自觉中把审美风格往一些方面引导,这其实有点窄化了大家心里对于美的认知。要知道,如果整个社会的审美都聚焦在某一类风格上,会逐渐走向单一化,从而不利于美的多元化。

蕾:可是大多数人的审美一致就是单一化了吗?一个审美风格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就一定有它自己受人喜欢的原因。

铮:不是,我的意思是说,有一些审美风格并不是大家都喜欢或者都适合,然而网络上铺天盖地推崇这种审美,在这样的模式下,这种审美几乎被无数的男女生跟风模仿,一度转变成了一种“病态美”。

蕾:嗯,我很认同你的观点!但是它可能有些偏离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美颜技术不是吗?技术它本身是一个很客观的存在,它存在是为了贴合、服务于大家的变动的需求,所以我觉得这和技术没有关系,是人的主观审美带动了你刚才说的这些偏向。

铮:可是,技术真的那么“无辜”吗?美颜技术将人往某个固定方向美化,其实也是对于其他美的一种变相否定。像我们常听到的“网红脸”,这些脸都极其相似,像复制粘贴出来的,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特色,你认为这种现象对社会审美的发展是有益的吗?

蕾:难道千篇一律就意味着它不好吗?如果一个新潮的事物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或者甚至是成为主流的审美,说明它确实迎合了大众的偏好,才能够有热度。

铮:但我们今天讨论的“社会审美”不应该是平面的,应该是饱满的、立体的,社会审美指的是整个社会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受到聚焦效应的影响,美颜技术的普及会将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美上,从而人们会忽视了内在美,这显然是社会审美的一种倒退。

蕾:那我不得不插一句嘴,你把这个想得有点严重了。人只是在闲暇之余用美颜技术来美化自己或他人在相片里的容貌,我反而认为,人在美化面部缺陷的同时,会唤起我们对于美的追寻,这恰好说明了我们是从内在里在追求精致和美好,是社会审美的一种进步。

铮:可是美真的是能够被定义的吗?最纯粹最自然的东西就被我们称作美,有了技术介入的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无脑地加美白滤镜,开始减肥跟风追求现代社会定义的那种变态的瘦和病态的美,从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魅力,反而不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本真美和自然美。

蕾:对,所以我们讨厌的只是这种削足适履的畸形审美,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着自己未经修饰的样子。像女生的化妆同理是这样,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赏心悦目。而且很多人在摄影或者是绘画的过程中,都会讲究构图和角度,以此来使整张图片更加有表现力,让人物最大程度地被美化,由此可见,使用美颜技术也只是我们追求美的正常手段之一。

铮:我觉得你有些调换概念了,首先美颜技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年,化妆技术却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美颜虽然也可以达到化妆的效果,但相比于化妆而言,它只需要快捷地拖动一些参数,缺少了化妆过程中用心思考如何美化自己的这一环节,我觉得这样的话,自己的审美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蕾:我觉得我们两个的观点恰好相反。我认为,反而是这些多种多样的美颜功能给大众提供了很多创造个性化审美的条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来选取最贴合你自己的特效和功能,而且,这些功能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呈现出大大小小的差异,这种时候往往很考验你自己的审美能力,考验你怎样做才能呈现出图片最美的一面,反而很大程度上地提升个性化审美。

铮:但用虚拟世界里面的标准去衡量现实的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波士顿大学曾有数据显示,美颜相机普及以后,74%的人表示不敢发未经美颜相机修图后的照片,45%的人表示“美颜社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和焦虑。你会获得审美体验上的巨大落差感与挫败感,在虚拟世界获得的体验会对真实世界的审美产生巨大的冲击。

蕾:针对这个,我想说,其实,对于虚拟世界的容貌倒也不必太当真,因为我们既然从一开始选择了使用这种功能,我们就知道它必然不会百分之百地还原我们真实的样貌,所以你说的落差感和挫败感其实有点夸张了。

铮:美颜技术的发展仍旧方兴未艾,也许容貌焦虑和与素颜和解会是常谈常新的永恒命题。我想说,当下年轻人很容易感到容貌焦虑或者身材焦虑,生活中已经有太多让我们焦虑的人和事了,我们来不及想那么多,像《绿山墙的安妮》里的那句话:“世界上有许多事比美貌更重要,而你有各种机会去发现。”,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与素颜和解,拥抱真实的自己,才能收获幸福。

蕾:美有无限种可能性,是多元的、包罗万象的,可以是有毛孔和瑕疵的皮肤,也可以是没有完美比例的身躯,真实也是一种打动人的美。归根结底,我们追求美只是为了取悦我们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

铮:没错,美从来不仅仅局限于容貌,我们所倡导的社会审美是包容他人的同时,也能够悦纳自己。首先要从内心解放自己,不盲从,你最终一定会找到那个从容的、真正美的自我。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

有兴趣的听众朋友可以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xshes.com/dzjxzd/17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