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后,我们的肩头便多了一份责任,对孩子也多了一份期许。
尤其对于新手爸爸妈妈们来说,宝宝们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被他们细心捕捉到,生怕孩子在人生起跑线上就开始踩坑吃亏。
就比如,很多爸妈都曾为孩子腿不直这件事深感焦虑。
看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宝宝,从出生开始,腿就不直,甚至有点O型腿,这正常吗?内心非常担忧,这种O型腿会不会一直延续到宝宝成年,而自己什么也没做,导致宝宝错过了改善的最佳时机。
其实,宝爸宝妈不必为此焦虑。
发育中的小朋友
腿不直才是常态
宝宝的腿不直,未必是真的不直。
作为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中的一个过程,宝宝在7岁以内腿型发育有一个动态变化。它的表现通常包含「生理性膝内翻」俗称O型腿,和「生理性膝外翻」又称X型腿。
很多人都会发现,刚出生的婴儿腿不直。一些老人看到以后着急,甚至采用「捆腿」的办法使其变直。事实上,「生理性膝内翻」和「生理性膝外翻」是很多婴儿都会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并非病症,因此即使你不捆腿它自己也会慢慢变直。
而相反,「捆腿」却是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
过度的腿部束缚,不但不能改善宝宝的腿型,反而会由于外力长期作用,导致宝宝的髋关节发育受到影响,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健康隐患极大!
还有这些坏习惯
也会影响宝宝腿型
除了「捆腿」这样错误的纠正方式以外,还有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坏习惯,真的会给宝宝的腿型带来严重的影响。
乖萌的「W」型坐姿害处不浅
宝宝的「W」型坐姿看上去十分乖巧可爱。尤其是学步期的宝宝,很容易自然而然的就表现出这种坐姿。长此以往,这对孩子髋关节和髋部肌肉的肌肉的发育都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宝宝刚出生时,髋关节是外旋的,1岁以后持续的W型坐姿,会阻碍孩子的髋关节内收。并且,W型坐姿还会让发育中的骨盆外形受影响,导致不同程度的骨盆外翻,因此可能会导致疼痛甚至出现畸形发育。
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不容小觑。严重时,甚至可能会造成髋关节磨损、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变形、股骨头上移、髋关节脱位、骨盆倾斜、下肢不等长等严重后果。从而引起宝宝终生行走的步态异常、跛行等。
「趴着睡」也会影响腿型
对于一整天有一半以上时间,处于睡眠状态的小宝宝而言,睡觉姿势也会对腿型产生些微不良影响。而这,很容易被家长忽略。
宝宝趴着睡觉时,若长期脚心朝内,容易造成「O」型腿,反之则容易造成「X」型腿。这是由于长期的膝关节内外翻应力作用下,很容易让尚未发育成熟的骨关节,受到外力的作用而畸形发育。
为了让腿「更直」
小时候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小时候进行一些适量的运动,比如舞蹈,可能会对身材有一些正面的影响。
另外,为学走路时期的宝宝挑选合适的纸尿裤,有助于他养成良好的走路习惯,从而对养成良好的腿型,也有帮助。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尿厚感」。它指的是纸尿裤吸收尿液后令宝宝产生的鼓胀感、下坠感与闷热感。由于宝宝穿纸尿裤的时间比较长,因此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