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始终呕吐不断,经紧急送医发现,肠扭转达度!近日,医院儿外科成功为一名刚出生4天新生儿实施急诊肠管扭转复位术,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目前小患儿已经康复出院。
据家属介绍,小患儿出生后就开始出现呕吐,并逐渐加重至进乳即吐,呕吐物为黄水,6月27日紧急来到医院儿童重症科就诊。入院后经禁食水、补液、胃肠减压对症治疗后,患儿呕吐无好转,胃肠减压管引流液仍为墨绿色,儿童重症科医生高度怀疑消化道疾病,并立即联系儿外科主任潘东山会诊,经消化道造影提示小患儿为十二指肠梗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潘东山主任立即判断为新生儿常见急症——先天性肠扭转不良。
要知道肠扭转病症极为凶险,肠扭转是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扭转的肠管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如未能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
由于患儿呕吐明显,随时可能出现呛咳、误吸,增加治疗风险。手术是此患儿的唯一治疗手段,潘东山主任立即向患儿家长交代病情,决定实施急诊手术,与麻醉科积极沟通后,于当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后证实诊断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术中见患儿腹腔大量淡黄色腹腔渗出液,清除积液后见一空虚的小肠团,肠管暗红色,将肠管托出腹外,见小肠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顺时针旋转度。此时肠管已出现血运异常,潘东山主任立即行扭转肠管复位、解除索带压迫所致梗阻,术后,肠管血运逐渐恢复正常,肠腔通畅。
在儿外科病房,经过医生护士一周的精心治疗护理,小患儿康复出院,此项手术的成功实施,再次证明了医院作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小儿疾病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的能力和实力。
名医名家
儿外科主任潘东山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硕士,熟练掌握小儿普外科、泌尿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新生儿先天畸形的救治。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急性阑尾炎、隐睾等疾病。现任中国妇幼保健学会妇幼微创分会普外学组青年委员、牡丹江市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儿童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得1项省新技术应用奖,2项市级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
科普——先天性肠扭转不良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胚胎期肠发育过程中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正常旋转运动发生障碍所造成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因肠道位置发生变异,肠系膜附着不全,导致十二指肠梗阻、中肠扭转、游动盲肠、空肠梗阻等。
临床症状:出生后间歇性呕吐、消瘦、脱水、体重下降,完全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新生儿期,是新生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患儿出生后3-5天即出现胆汁性呕吐。患儿多有生长落后、体重不增或下降。肠扭转导致肠系膜血管梗阻,可发生肠缺血性坏死、肠穿孔和腹膜炎。
危害:可致新生儿肠梗阻、肠坏死,危及生命。
并发症:肠扭转、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等。
治疗原则:手术解除梗阻,恢复肠道的通畅。
特色专科
医院儿外科
医院儿外科,是牡丹江市重点专科,专业治疗0-18周岁儿童外科疾病。设有新生儿外科,小儿普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微创外科等专业。与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哈尔滨医院、医院等小儿外科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科室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小儿外科技术,重点开展新生儿先天畸形,小儿发育异常的诊治。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小儿内镜技术,开展小儿胸腹腔镜等微创手术。22项技术填补本地区空白,12项技术获科技进步奖及省市新技术应用奖。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行政办许晓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