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的外耳畸形矫正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两种:肋软骨耳畸形矫正及高分子医用材料耳畸形矫正。
肋软骨耳畸形矫正:是传统的手术方案,手术年龄一般在8岁左右(若孩子太小实施手术,肋软骨太软且软骨量不足,肋软骨取出之后胸廓畸形的发生率会相对高一些)。
肋软骨耳畸形矫正所用到的材料为自体肋软骨,肋软骨属于自身组织所以手术费用相对不高,一般的家庭也均能承受。
肋软骨耳畸形矫正时,通常取下图所示的第6、7、8肋软骨(如果是双侧耳畸形那么两侧的肋软骨都得取出来),切取的长度通常在5-8厘米。肋软骨切取之后,对胸廓的完整性不会有很大影响,因此,不大会影响到呼吸。对内脏器官的保护功能有影响,不能完全排除因挤压胸廓和剧烈运动时伤到内脏器官。如果切取三根肋软骨,局部会比对侧外观稍微要低一些,同时会留疤。
疤痕的长度取决于切取的肋软骨的数量,肋软骨切取后会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胸廓变形(胸廓畸形)。
图为:肋软骨提取的部位
肋软骨耳畸形矫正,家长们考虑得比较多的就是:切取肋软骨给孩子造成的创伤。
原本在孩子出生时,发现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没有给孩子一双完整的耳朵),家长们就感到很愧疚。但如果因为耳畸形矫正手术,要在孩子肚子上多开一个口,取2-3根肋软骨雕刻成耳支架,很多家长都不舍得让孩子承受切肋之痛,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孩子还这么小,好端端的要在肚子上多开一个口子把骨头取出来,那得有多痛!)父母也心疼!
门诊中很多家长会问到:
医生,能不能用我们身上的肋软骨来给孩子做耳朵?我皮糙肉厚的不怕疼。
医生,可不可以用我身上的肋软骨来给孩子做耳朵?原本没有给他一双完整的耳朵,就已经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了,所以不想让他再少几根肋软骨。
医生,有什么方式既能矫正好孩子的耳朵,又不用取孩子的肋软骨?
......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以用父母的肋软骨(异体骨)来进行耳畸形矫正吗?
早期异体骨移植确实存在疾病的传播和免疫排斥反应,但现在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技术处理进行规避。
针对疾病传播,现代骨库会对供体进行筛选,要经过年龄(低于35岁才可以)、疾病、血清等筛查,一定要指标合格才能捐献。
且对异体骨也会进行严格的脱氧、脱敏、辐射灭菌等一系列的科学处理才能被医用。
针对免疫排斥反应,深度冷冻、冷冻干燥和辐射可以降低抗原性,小块骨的植入比较少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既然感染的问题都有办法解决了,那可以用父母的肋软骨来给孩子进行耳畸形矫正吗?理论上是可行的,是理论上可行,理论上!!(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大概有马里亚纳海沟那么深吧)
因为这个产业链还没有这么成熟,没有方便到这个地步!医院用的也是骨库中已经辐射杀菌、灭活过的成品......
咋会这边取了父母的,那边立马就能用上,医院是自带了一个实验室吗?现场就给你处理肋软骨?(仔细想想也并非不可能,有钱就行,就是得多有钱啊......家里有矿吧?)。
我国骨库发展相对滞后,异体骨处理及移植尚未普及且技术还不成熟,导致目前市面上的异体骨虽然指标合格,但吸收率很高。吸收率这个问题跟很多因素都有关,比如个人体质、植入部位(活动越多,吸收率越高)、是否初次手术(次数越多血管条件越差)、时间(时间越长,吸收率显著增加)。
术后九年异体骨的平均吸收率可高达75%,异体骨并非活体移植物,而是一种生物性质材料,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异体骨的吸收是不可避免的。(是的,异体骨除了感染还存在吸收的问题!吸收是指肋软骨植入人体后,随着时间推移会被自身所吸收,肋软骨被吸收后耳朵少了软骨支架做为支撑,就会变得没形状了。)在异体骨的处理技术上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插播一句用自己的肋软骨也存在吸收的问题哦。
*本文为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对本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本文发布内容、图片及视频如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相关权利人与本平台账号联系,我们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