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多指畸形病因
多指畸形分类
多指畸形诊断
多指畸形检查
多指畸形表现
多指畸形科室

全球和中国骨科市场概览器械第四大细分

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504/7111844.html

前文研究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前三大细分市场,分别是体外诊断IVD、心脏Cardiology、医学影像DiagnosticImaging(链接见文末),本文研究第四大细分市场-骨科Orthopedics。

一.全球市场

二.中国市场(创伤、脊柱、关节)

三.代表性上市公司

一.全球骨科器械市场概览

全球骨科器械领域年市场规模为亿美元,预计到年达到亿美元,年均增速4.0%,约占医疗器械整体市场的9-10%。

全球骨科器械六大龙头为强生、捷迈邦美、史赛克、美敦力、施乐辉、锐适等,在年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22.8%、19.8%、17.1%、7.9%、5.5%、4.9%,TOP3市场份额合计超过59.7%、TOP5占比约73.1%、TOP10合计约86.9%。前三大市场份额加总超过50%,属于集中度较高的细分行业。根据Evaluate-年的预测,锐适医疗Arthrex已超过施乐辉成为第五名,归功于其产品的快速成长。

其中,增速最快的Wright怀特医疗于年将旗下OrthoRecon关节重建业务及其相关资产出售给中国企业微创。

强生公司年度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为.94亿美元,其中骨科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为88.85亿美元。

史赛克是全球最大的骨科及医疗科技公司之一,产品涉及关节置换、创伤、颅面、脊柱、手术设备、神经外科、耳鼻喉、介入性疼痛管理、微创手术、导航手术、智能化手术室及网络通讯、生物科技、医用床、急救推床等。史赛克年度销售收入为.01亿美元,其中骨科医疗器械(不含脊柱及神经技术类)销售占比达37%,脊柱及神经技术类器械占比为19%。史赛克于年在中国设厂,并于年收购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

美敦力财年(年4月27日至年4月26日)的销售收入为.57亿美元,其中,脊柱业务销售收入为26.54亿美元。年美敦力收购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二.中国骨科器械市场概览

骨科植入耗材植入人体内并用作取代或辅助治疗受损伤的骨骼,由于价格高、且为一次性使用,在市场中通常被归入“高值耗材”。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分为四大类,除运动医学类产品以外,创伤类、脊柱类和关节类是最主要的骨科植入类耗材。也有分类将运动医学剔除在外,分为三类,骨科植入耗材主要包括创伤类(如骨板、骨钉等)、脊柱类、关节类(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等)和其他。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年至年,按收入计算,中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由人民币亿元增长至人民币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14%。预计年增长至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14.19%左右。

-年,医院的执业医师(包括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从8,人增加到13,人,由此支撑了骨科手术量的增加。医院入院人数及手术人次情况看,-年医院入院人数从53万人增加到万人,医院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从41万增加到55万人。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中国骨科植入物的手术量由年的万增加到年的万次,CAGR为13.8%;预计年将达到万次,-年CAGR为10.2%。与上文南方所住院手术次数不一致,有可能是统计口径、以及非住院骨科植入手术统计差别。如果分为创伤、脊柱、关节三部分看,年估计创伤.7万、脊柱71.2万、关节86.3万,各自-年CAGR为9.1%、10.5%、13.8%,关节增长最快、脊柱次之、创伤最低,但创伤基数大、仍是最大手术植入量。

FrostSullivan统计,按收入计算,-年中国骨科植入市场由74亿增加到亿元,CAGR为13.5%;-年CAGR预计为10.6%,年市场达到亿元。与南方所的预测仍存在差距。

虽然国内企业目前已经掌握骨科医疗器械的主要制造技术,但是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国内企业在产品设计、原材料加工、生产工艺、表面处理能力、工具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仍有待提升。骨科医疗器械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植入物材料、加工工艺、产品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

理想的骨科植入物材料需要适宜的机械和理化性能,有足够的负载能力、耐磨损和耐腐蚀性。植入器械的负载能力、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主要与材料的总体性能和结构设计等因素有关。生物活性或相容性、耐磨损和耐腐蚀性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表面性能。目前,骨科植入物材料类型逐渐丰富,在高端产品市场中,随着钴铬钼、纯钛、钛合金、多孔钽等生物金属使用范围的扩展,以及PEEK、可降解镁合金等新型材料临床应用的增加,植入物的多项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不断提升。

从骨科植入材料来看,在行业的发展历史上不锈钢材料是最早得到应用的体内植入性金属材料,在年代,不锈钢材料就应用于髋关节置换。-70年代,钴基合金和钛基合金开始大范围应用,并成为目前骨科植入类耗材中最主要的一类金属材料。年代至今,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记忆金属和陶瓷等材料也开始应用于骨科相关的植入耗材领域。

骨科医疗器械的生产涉及机加工、喷砂、氧化、贴标、清洗、包装等多项工艺,对加工工艺的精密程度要求较高。随着高精度加工设备和金属3D打印技术的广泛运用,各类骨科医疗器械的加工工艺不断优化,产品对临床需求的适用程度不断提升。

1.创伤市场

至年,我国创伤类植入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38亿元增长至7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82%,略低于骨科植入耗材市场的整体增速。创伤类产品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开发较充分,是目前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最大的细分类别。以年的77亿元为基数,预计至年创伤类植入耗材市场销售额将达到亿元。根据德尔菲法判断,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3.3%。

根据南方医药研究所数据显示,年我国骨科创伤类植入耗材市场前5名企业及其市场份额分别为强生14.86%、史赛克8.42%、大博5.80%、威高5.45%、美敦力5.27%。国产厂家第一名为大博医疗。按照FrostSullivan统计,植入量统计国产品牌创伤植入占比85.2%。

2.脊柱市场

脊柱为人体内最为重要的骨组织结构,承担支撑躯干、保护内脏及脊髓和驱动身体运动的功能。脊柱疾病种类众多,多发病主要有脊柱侧弯、儿童先天脊柱畸形、成人退变性脊柱畸形、退变性脊柱滑脱、退变性椎间盘和坐骨神经疾病、脊柱骨折、脊柱肿瘤、脊柱感染,颈椎病和老年脊柱疾病如退变性椎管狭窄和骨质酥松型压缩性骨折等等,给病患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脊柱根据其结构特点与位置,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无论是脊柱的何种节段,良好的椎间盘与两侧椎板关节突是脊柱保证活动性的重要前提。

临床上,脊柱疾病主要分为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创伤和肿瘤、脊柱畸形。

A、退变性脊柱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综合征、慢性腰背痛等)

目前退变性脊柱疾病已经成为脊柱疾病中的最常见病种。

B、脊柱创伤和肿瘤

脊柱创伤主要包括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和腰椎峡部裂造成的椎体滑脱。

脊柱肿瘤是指发生于脊柱的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脊柱肿瘤的总体发生率约为0.4%。绝大多数青少年脊柱肿瘤为良性,而中青年患者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治疗上一般通过切除肿瘤组织后通过内固定系统重建脊柱承载功能。

C、脊柱畸形

脊柱畸形主要是指脊柱的冠状位、矢状位或轴向位偏离正常的位置,发生形态异常的表现。脊柱畸形根据位置可以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畸形。根据形态学可以分为前凸,侧凸和后凸畸形。根据脊柱畸形的原因考虑,可以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型、间质性、创伤性等原因。

治疗上,脊柱畸形主要通过专用脊柱矫形固定内固定系统进行校正。

脊柱类植入物主流产品主要为两大类,一类为由接骨板、固定棒、螺钉等单独或组合而成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另一类为椎间融合器。

至年,我国脊柱植入耗材市场的销售收入由33亿元增长至7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36%,高于骨科植入耗材的整体增速,是增长最快的骨科医疗器械细分市场。以年的73亿元为基数,预计至年脊柱类植入器械市场销售额将达到亿元。根据德尔菲法判断,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4.9%。

脊柱市场集中度。以强生、美敦力、史赛克为代表的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占有国内65%以上市场份额,即国产占比35%。

根据南方医药研究所数据显示,年我国脊柱植入类耗材市场前6名企业及其市场份额为强生28.97%、美敦力23.35%、威高8.37%、史赛克6.59%、正天3.91%、三友2.73%。按照FrostSullivan统计,按脊柱置换植入销量看,年国产品牌占比56.8%。

根据三友披露,其脊柱类耗材出厂单价元。年,公司脊柱类产品直销和配送商模式下平均售价为2,.12元/件,扣除服务费影响后的平均净价为.27元/件。

根据大博医疗披露,年其创伤类产品售价元、脊柱类产品售价元;威高骨科创伤类产品售价元、脊柱类售价元。

对比几家脊柱类产品售价,区间在-元不等,主要由于各自优势领域和产品定价策略不同。竞争优势强的公司更有定价权、高端产品定价更高。

3.关节市场

根据FrostSullivan,中国骨关节植入物市场主要包括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植入。中国骨关节植入物市场由年的24亿元增加到年的41亿元,CAGR为13.9%;预计年市场为78亿元,-年CAGR为13.7%。其中膝关节植入增速远大于髋关节,二者-年CAGR分别为18.7%、8.4%,预计年膝关节植入市场规模44.9亿、髋关节32.9亿元。需要说明的是,关节除了髋关节、膝关节,还有肩关节、踝关节等,所以,此处统计的仅有髋关节、膝关节的市场低估了整体关节市场规模。

预计年中国骨关节植入手术量98.3万例,膝关节植入手术量52.6万例、髋关节植入手术量45.7万例,二者-年CAGR分别为20.8%、8.1%。

关节植入手术又可分为初次植入、翻修两种。其中,翻修手术增速远大于初次植入。

关节植入物的平均出厂价增逐年微下降趋势。进口品牌髋关节均价1.1万/套、国产品牌髋关节均价0元/套;进口品牌膝关节均价1.2万/套、国产品牌膝关节均价元/套。

中国市场骨关节主要厂家为爱康、春立。从销量看,年爱康占14.3%市场份额、春立为4.3%;考虑到出厂价不同,从收入看,年爱康占6.0%、春立占4.8%。前8名中,国际品牌占比71.8%、国产品牌占比10.8%。按关节植入销量看,年国产品牌占比46.7%。其中,髋关节进口品牌占比43.0%、膝关节进口品牌占比68.8%,膝关节进口替代空间更大。

从关节植入的医保报销比例看,国产品牌报销比例一般在50-70%、进口品牌报销比例为25-70%,各地报销比例有差别。

三.骨科器械代表性上市公司

1.威高骨科

威高骨科成立于年,是威高股份(.HK)下的骨科板块公司,威高骨科专注于生产及销售脊柱、创伤及关节骨科植入物,是国内骨科医疗器械领域的主要企业之一,在创伤和脊柱领域均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年收入.6亿人民币,骨科收入占比15.0%,约15.5亿人民币。

2.大博医疗(001.SZ)

大博医疗成立于年,年于深交所上市,是国内具有竞争力的骨科植入物生产企业之一。国内创伤类龙头。

大博医疗产品以创伤产品为主,产品线较为完善,覆盖脊柱、关节、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等领域。根据大博医疗年年报,其年度营业收入为7.72亿元,其中创伤类产品收入为4.95亿元,占比达到64.11%,脊柱类产品收入为1.54亿元,占比达到19.95%。公司年收入12.57亿,净利润4.65亿,销售毛利率85.61%、净利率38.07%。目前市值亿。

3.天津正天

天津正天是纳通医疗集团旗下专业从事骨科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和服务的综合性公司。天津正天成立于年,前身为天津市华北医疗器械厂,其产品线涵盖了骨科创伤、脊柱及关节等领域。纳通医疗是骨科领域规模巨大但还未上市的公司。

4.凯利泰(.SZ)

凯利泰成立于年,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椎体成型微创介入手术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微创手术治疗,具体包括经皮椎体成形(PVP)手术系统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PKP)手术系统。全资子公司艾迪尔主要从事于骨科三类植入材料及人工器官、二类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导产品有:髋关节假体、骨水泥、钛网、椎体融合器、脊柱内固定、交锁髓内钉、解剖型接骨板、金属接骨板、金属接骨螺钉、金属股骨颈固定钉和捆绑丝等系列外科植入器材及人工器官以及相配套的专用手术器械包。根据凯利泰年年报,其年度营业收入为9.31亿元,其中骨科类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收入为5.77亿元。

5.爱康医疗(.HK)

爱康医疗在年于港交所上市,是中国第一家且唯一一家将3D打印技术商业化且应用于骨关节及脊柱置换内植入物的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骨关节内植入物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骨科内植入物,尤其专注于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内植入物。

根据爱康医疗年年报,其年度营业收入为6.00亿元,其中关节置换内植入物(不包括3D打印髋关节置换内植入物)收入为4.97亿元,占比82.83%,3D打印产品收入为0.70亿元,占比11.67%。公司年收入9.27亿,净利润2.67亿,销售毛利率69.41%、净利率28.80%。目前市值亿。

6.春立医疗(.HK)

春立医疗成立于年,年于香港上市,专注于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关节假体产品及脊柱产品。春立医疗是中国关节假体领域医疗器械注册证最为齐备的企业之一,涵盖肩、肘、髋及膝四大人体关节假体产品,其脊柱产品为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全系列产品组合。春立医疗的产品以人工关节假体为主。

根据春立医疗年年报,其年度营业收入为4.98亿元,其中关节假体产品收入为4.84亿元,占比97.22%,脊柱类产品收入为0.14亿元,占比2.77%。公司年收入8.55亿,净利润2.37亿,销售毛利率68.71%、净利率27.72%。目前市值亿。

7.三友医疗()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医用骨科植入耗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医疗器械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脊柱类植入耗材、创伤类植入耗材,是国内脊柱类植入耗材领域少数具备从临床需求出发进行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于年在科创板上市。三友收入中,脊柱为主,占比超过90%,创伤占比6%;内销为主,占比98%以上。经销占比从年的71%到年的44%,直销和配送商模式从年的29%到56%。华东、西北占比为25%、47%。毛利率90%。公司年收入3.54亿,净利润0.98亿,销售毛利率91.26%、净利率27.68%。目前市值亿。

8.微创骨科

微创起源于年成立的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张江科学城,产品医院,是一家领先的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集团,现有员工近7,名,平均每6秒就有一个微创?的产品被使用。微创的骨科产品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脊柱产品线。微创年收入7.93亿美元,骨科占比29.3%,约16亿人民币。中国销售占比45.5%,其余为海外销售。

参考资料

各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xshes.com/dzjxzd/1391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