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5岁。发作性头晕2天。体检:右侧鼻唇沟变浅,未引出病理反射。
图1A
图1B
图1C
图2
图3A
图3B
影像学报告描述轴位CT平扫(图1A),右侧半卵圆中心隐约可见条状略高密度影,界线不清(无尾箭头)。轴位增强扫描(图1B),上述部位显示粗大条状强化(无尾箭头),其内侧见多发较小条状影与之相连。增强扫描冠状位重组(图1C),右额叶粗大条状强化向外上方走行(无尾箭头)。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均为:右额叶发育性静脉畸形。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evelopmentalvenousmalformation,DVA),也称静脉性血管瘤,为胚胎时期髓静脉发育异常所致。可伴海绵状血管畸形与神经元移行异常。病理学上为脑白质内引流静脉纡曲及扩张。一般单发,偶多发。常为CT或MRI时偶然发现,少数合并颅骨窦及脑沟回发育异常、颌面部静脉或淋巴管畸形等。本病一般为临床静止性,若继发出血,则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实质、脑室内积血症状,少数抽搐、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耳鸣、头痛等。
DVA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①部位及大小:可位于脑实质任何部位,以额叶及小脑最常见。病变可从很小至引流一侧大脑半球,一般2~3cm。②形态。典型者呈海蛇头或毛刷状,即多个纡曲细小的扩张髓静脉向一根粗大的引流静脉汇聚,向脑表面或室管膜引流。③CT平扫常为阴性,或见局部界线不清的稍高或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显示典型的粗大引流静脉及毛刷状或星状汇聚的髓静脉,MIP及VR显示最佳。如图2,DVA合并AVM,增强CT的MIP图,右侧丘脑及颞顶叶多发扩张髓静脉向两条粗大引流静脉汇聚,分别引流至右侧大脑大静脉与右侧顶枕叶皮质静脉(无尾箭头),同时右颞顶部内板下明显强化的血管巢(箭)。④MRI显示DVA形态学表现同CT,其信号取决于血液流速及使用的序列,T2WI上为流空信号,梯度回波快速序列上为高信号,T2*WI与SWI序列上为低信号。流速快时,TOF与PCMRA也可显示为高信号。增强T1WI对本病显示较好,DVA异常血管及其周围脑实质均可强化,若采用3D采集及MIP后处理,则可观察病变全貌。如图3A,轴位T2WI,左小脑半球DVA呈流空信号(无尾箭头)。图3B,增强T1WI,显示引流静脉粗大(无尾箭头)、前内侧多发髓静脉汇聚。⑤DVA偶位于脑室内及导水管,致梗阻性脑积水。
鉴别诊断包括以下疾病。①脑静脉引流异常:无扩张的髓静脉相连。②混合型血管畸形:如合并海绵状血管畸形与AVM,同时显示多种血管畸形的表现。③Sturge-Weber综合征:增强扫描也可见异常扩张的静脉,但CT平扫显示脑回状钙化。
小结DVA特征性表现为白质区毛刷状或海蛇头状髓静脉与粗大引流静脉相连,增强CT及MRI、T2加权序列及SWI均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特点。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