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多指畸形病因
多指畸形分类
多指畸形诊断
多指畸形检查
多指畸形表现
多指畸形科室

影像骨关节发育畸形成骨不全

1

概念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Imperfecta,OI)又名脆骨病或“瓷娃娃病”,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以骨量低下、骨骼脆性增加和反复骨折为主要特征。有文章报道新生儿的患病率约为1/~。青少年型和家族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确诊的OI。

2

发病机制OI可由多种致病基因突变所致,目前已报道的致病基因至少有21种。Ⅰ型胶原(两条α1链和一条α2链)的编码基因COL1A1或COL1A2突变是导致OI的最主要原因(约占85%~90%),所致的OI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

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分型

OI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自幼起病的轻微外力下反复骨折,进行性骨骼畸形,不同程度活动受限。其余还有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全、听力下降、韧带松弛、心脏瓣膜病变等。

X线特征:全身多部位骨质稀疏;颅板薄,囟门和颅缝宽,枕骨缝间骨,颅底扁平;椎体变形,多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胸廓扭曲、变形,甚至塌陷;四肢长骨纤细、皮质菲薄,骨髓腔相对较大,干骺端增宽,多发长骨骨折,长骨弯曲畸形等。

分型:

表型分型表型特点Ⅰ型症状轻,蓝巩膜,无畸形(病情最轻,最常见)Ⅱ型宫内骨折或围产期死亡Ⅲ型正常巩膜,渐进性发展,严重畸形(存活者中最严重)Ⅳ型正常巩膜,中等程度畸形(严重度介于Ⅰ型与Ⅲ型之间)Ⅴ型骨间膜钙化,巨大骨痂,桡骨小头脱位

4

产前诊断

基因诊断对于OI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建议:

对曾育有OI患儿的夫妇,或夫妻一方或双方为OI患者,建议行产前基因诊断。

建议对有生育OI胎儿的高风险孕妇,行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明确其家系的OI致病基因突变后再备孕为宜;对尚未明确致病基因突变且已妊娠的夫妇,紧急情况下可先对最常见的OI致病基因COL1A1和COL1A2进行直接测序,筛选致病突变。

建议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行基因鉴定。羊膜穿刺有3个时机:妊娠第11~13周取绒毛组织;或妊娠第16~24周取羊水细胞;或妊娠第23周后取脐血。

5

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OI致病基因突变的有效治疗方法,现有治疗仅为对症治疗,旨在增加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折率、改善骨畸形、提高生活质量。

1.生活方式干预

①OI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跌倒,较少骨折的发生

②加强功能锻炼,避免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③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加强户外阳光照射,有益于患者的骨骼健康

2.药物治疗

①儿童OI患者,如存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或10岁前发生两次以上长骨骨折,或18岁前发生3次以上长骨骨折,建议药物治疗;

②成人OI患者,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或长骨骨折,建议药物治疗;

③绝经后和50岁以上男性OI患者,如骨密度符合骨质疏松(即骨密度T评分≤-2.5),也建议药物治疗。

目前广泛使用的对OI较有效的药物是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甲状旁腺素类似物(ParathyroidHormone,PTH1-34)、RANKL单克隆抗体等药物也可能有一定疗效。

3.手术治疗对于发生不稳定骨折、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引起OI患者活动受限,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需行手术治疗。4.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OI患者的肌肉力量,改善活动能力。康复训练包括:特定关节的伸展及肌肉力量训练;适当负重训练;水疗;应用适当辅助工具弥补身材短缩、畸形所致生活不便;佩戴合适的下肢支具,弥补关节松弛和肌肉无力对下肢功能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助行工具,行走训练等。

郑xx,女,5岁,成骨不全,双侧肋骨多发陈旧性骨折。

该患者双侧股骨上段明显弯曲接近直角变形(红色箭头),左股骨干相对密度不均匀增高。左侧股骨头骨骺变小,且不规则变形,向下移位,位于左髋臼下缘(蓝色箭头)。右侧第6肋及左侧6-8肋多发陈旧性骨折。[1]夏维波,章振林,林华,等.成骨不全症临床诊疗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12(01):11~23.[2]章振林,林华,等.成骨成骨不全的临床表现与分子遗传学[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12(02):~.

往期推荐

四肢畸形—多指畸形(桡侧)

四肢畸形—并指畸形

脊柱畸形—阻滞椎

骨—颅骨(侧面观)

骨—颅骨(上面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xshes.com/dzjxzd/12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