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妈妈,我也想用“正眼”看你!
斜颈,又称歪脖子,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遗传疾病,主要症状是一侧颈部肌肉发生挛缩或颈椎发育畸形导致患者的头部向一侧歪斜的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受限。说的比较复杂,直接上图:看这个傲娇的小表情,是不是觉得还很可爱;
再来一张:
哎呀,斜眼看世界感觉还是挺奇妙的哈!
最后来一张:
是不是老是感觉你不怎么高兴。
看吧,斜颈小时候感觉斜的还多可爱的,长大了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如果不早点治疗,就会出现面部不对称,复视、视力减退、颈胸椎侧弯等畸形,这些畸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小孩生长、心理发育及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伴随小孩一生。那么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否可以通过人为避免呢?
目前对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真正病因并不明确;
1、可能和宫内胎头位置异常;
2、胸锁乳突肌在子宫内或出生时损伤导致的纤维化挛缩有关;
3、出生时损伤(产伤或难产)导致的胸锁乳突肌损伤也属于先天性的;
总得来说,先天性斜颈不好预防,所以已经得了斜颈的患儿家属也不用自责,得了这个病也非你能控制。
那么该如何治疗呢?
一旦确诊应及早治疗。最初可采取手法被动牵拉。第一步:头部向对侧侧屈,使健侧耳垂接近肩部;第二部缓缓转动使下颏接近患侧肩部。在进行手法牵动时,要使病儿舒适平卧,头部稍后伸位,病儿肩、胸部要有人固定。强调每一步手术应轻柔、切忌暴力;牵拉动作要持续而稳定。刚开始宜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操作,家长学会后方可自行操作。每次牵动15-20次,每天4-6次。小婴儿肌性斜颈约90%的病例可自然恢复。保守治疗无效或病儿就诊已迟的适于手术。超过3-4岁的病儿,其纤维化的胸锁乳突肌为纤维条索替代。颈部向患侧旋转平均受限30°和面部发育不对称的均为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有胸骨头和锁骨头下方一端切断松解、胸锁乳突肌上下两端切断松解和锁骨头缝接在预留的胸骨头残端的延长三种术式。上下两端切断的疗效优于下端松解。下端松解的适用于幼儿;上下两端松解的适用于儿童或畸形较重的。延长法可保留颈前方正常肌肉轮廓,但操作复杂,延长程度不易掌握,多不需要。看了这么大段文字是不是把你绕昏咯,莫急,如果有怀疑斜颈的病人,可以直接到我科小儿外科门诊进行咨询哈,我们科医生会把你搞不懂的知识给你讲懂为止。
唐诗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年毕业于遵义医科大学,获小儿外科硕士学位,医院小儿外科规培。专业擅长:儿童四肢骨折,儿童矫形如斜颈、多指畸形矫正,发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马蹄足、漏斗胸等。
专病门诊时间:星期六上午
门诊地点:市中区白塔街号医院门诊部一楼小儿外科诊断室。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