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
医生说第二期秋冬季节脑出血高发,今天您开始预防了吗?
作者/朗读:王明宇
医学硕士,民革党员,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山西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山西省科协首届科学传播专家,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荣获首届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医路有你”系列活动特别奖。
大家好,我是医院神经外科王明宇医生。“医生说”栏目是一个以医疗生活为中心,以健康资讯为主题,好朋友们畅所欲言的地方。虽是遐想、联想、畅想、浮想联翩,却以防病治病,呵护健康贯彻始终。本期聊的话题是“秋冬季节脑出血高发,今天您开始预防了吗?”欢迎大家分享。
入冬以来,科里的床位异常紧张,几乎每天都能遇到送来几位脑出血的患者。出于好奇,我查阅了在院病人的诊断资料,发现脑出血占了相当比例。尤其是上次值班接诊一位32岁的司机朋友突发脑出血,出血量多毫升,医院急诊时已经双侧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不稳,抢救无效死亡,留下白发苍苍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和幼儿,令人扼腕叹息。天越来越冷了,我不禁想做一期专题,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脑卒中的那些事儿。
对于老百姓来讲,早已是谈“风”色变,这个风就是指“中风”,即医学上的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我国脑血管疾病城市人口患病率约为/10万,农村人口患病率约/10万,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发生急性脑血管病,平均每21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急性脑血管病。一旦发生较严重的脑卒中,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不论保守治疗抑或手术,都不能挽救已经丧失的神经功能,非死即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既然脑卒中这么可怕,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当成一回事儿呢?吸烟喝酒,“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不规律药物控制,终日大鱼大肉,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尤其是年轻人,把熬夜啤酒小烧烤当成时尚,以为疾病和死亡离自己很远。
不论对于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高血压病都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年轻化趋势,并且年轻人对高血压普遍不够重视,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治疗高血压病的依从性更低,血压控制不理想,这与脑出血的发生密不可分。除了高血压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引起的脑出血在青年卒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年轻人脑出血的病因较老年人更复杂,诊断也更困难。脑出血引起颅内压升高,老年患者由于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颅腔内空间相对较大,当颅内压升高时具有一定的代偿余地,因而症状相对较轻;而青年患者颅腔内较为饱满,颅内压升高更快,严重者可迅速发生脑疝,导致死亡。
人们常把感冒、哮喘以及一些流行病与季节和气候联系起来,那么脑卒中作为一个传统的脑血管疾病与季节又有什么关系呢?
脑卒中主要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以及嗜烟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其发病过程有一个经典描述:危险血液——危险血管——危险大脑。即脑血管事件链从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开始,日积月累在血管形成病变,最终发生脑卒中。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是,脑卒中的发生还与气候存在密切关系,这点已经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