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一位妈妈咨询了这个问题:
5个月的宝宝纯母乳喂养,身高体重正常,精神食欲正常。从快满月的时候到现在,每次都是10来天才排一次大便,去检查过几次没有发消化不良,医院彩超显示也没有巨结肠,请问这种情况正常吗,如果需要门诊医生诊断需要挂哪个科呢?
孩子是纯母乳喂养,一切正常,考虑多半是“攒肚”。
但妈妈很担忧,甚至担心宝宝是“巨结肠”并做了相关检查。
我能理解这种担心,随着科普文章增多,可能很多爸爸妈妈都已经知道这个关键词,几天不拉粑粑就害怕出现“巨结肠”。
真的可能会出现吗?
这件事还真出现过。
年,出生仅6天,无法正常排便,医院怀疑是“先天性巨结肠”,要求马上进行手术,费用预计在10万左右,但家长一时难以接受,于是拒绝手术,花8毛钱买了开塞露,宝宝有缓解就出院了。
这件事一时激起社会舆论,10万和8毛钱,反差太大!
但随后,宝宝的症状越来越明显,于医院,确诊,的确为巨结肠,并最终进行了手术医院道歉。
巨结肠宝宝父母当年写的道歉信
这就是当年(八毛门)事件。
随着这次新闻的曝光,以及后期网络科普文章的普及,很多爸爸妈妈都了解了“巨结肠”,宝宝出现不拉粑粑的现象,十分担忧,会不会是巨结肠,拖延会不会导致更严重的结果?
其实,巨结肠并不是一个常见病。
巨结肠又称为先天性巨肠,是一种小儿的先天性肠道畸形,患病率为1/,其中男女比例为4:1。
由于病变结肠的远端肠壁内没有神经节细胞,处于痉挛狭窄状态,丧失蠕动和排便功能,致使近端结肠蓄便、积气,而继发扩张、肥厚,逐渐形成了巨结肠改变。
因为病因不明确,“先天性”并不准确,称之为“无神经节细胞症”更为确切。
但我们并不必担忧,因为这类疾病发病,往往从新生儿就开始。
90%左右巨结肠宝宝出生后36~48小时没有胎便,出生时就有顽固性便秘和腹胀,必须经过灌肠、服泻药等方式才能排便。而且宝宝经常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和食欲不振。腹部也会出现高度膨胀,还可以看到宽大的肠型。
这时候医生会考虑是巨结肠,面诊后再用X线等方式及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