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败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你好,我是阿布
下周日我们会一起聊聊“定位”这件事
欢迎扫码回复“直播”预约。
家人们,我破防了。
果然金融行业的大瓜都是节假日出,可能不开盘的时候大家才比较有空。
4月5日,某头部券商一位首席分析师的聊天截图在金融圈刷屏了。
这位首席说:疯狂工作,疯狂搞派点,研报轰炸把客户炸吐,每个人必须进化成狼....
具体瓜如下:
如果不是聊天记录里还有“买方,卖方,基金经理”这样的词汇,我还以为是哪个地推直销团队的主管在打鸡血。
我承认,人是需要勤奋,人应该具有狼性,应该为了事业而努力。
但是整篇“狼性演讲”里面,没看到加强研究能力、提高研究水平,传递正确的市场信息,而满篇都是“搞派点”,“不择手段,吃饭,陪玩”,“轰炸”。
顶级行研,咱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01
你们一个人就是团队
带着实习生往前面冲
这一句话,可能很多业内的人不在意,但是戳痛我了????
行业研究,是目前商科非常热门的就业方向。
阿布每天会在内卷互助厂的社群里分享很多实习信息,里面不乏很多行业研究的实习。而行业研究也是大家最愿意投递的方向。因为听起来高大上,看起来高收入,以及很多行研都可以远程。
之前和某位业内HR聊起来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喜欢行研实习,她给了我两个令我震惊的答案。
1.因为行研的细节工作多,需要廉价劳动力,所以大量招募,大家更容易看到。
2.因为行研很多工作可以远程,满足学生的要求,越早找实习越容易去行研(因为有课)。
就这样,很多同学大二大三只知道行研和咨询PTA,入了坑,然后别的行业一概不知。而行研又符合我们对于高端岗位的很多刻板偏见:
精英工作+顶层金融+高薪高奖金。
但是朋友们,根据证监会的数据,中国一共只有家证券公司,年有研究所且能发研报的只有84家。就算一家招个人(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顶天了当年能招8.4w人。
但是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达到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在这万人里,竟然有超过10%金融、财经类毕业生。这还不算其他商科,经济管理,还有非商科想要从事商科的人。算下来,多多少少也有w人。
正是这样畸形的行业条件,造就了这样畸形的人才要求????
而这些、、清北复交双一流的顶级研究生毕业之后每天加班干的核心工作居然是通过各种各样刷存在感的方式去争取派点。
我觉得人不能,
至少不应该,
更不应该“不择手段”。
02
轰炸到客户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