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肝癌起病隐匿,就诊时多数已是中、晚期,手术切除率很低,大多患者只能采取非手术治疗。消融治疗通过使用能量加温“烧死”肿瘤,为无法获得手术根治机会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1.什么是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通过影像引导将射频电极插入肿瘤组织中,肿瘤中心温度可达?℃,使其发生凝固性坏死,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周围的血管组织会凝固形成一圈反应带,不再向肿瘤供血,防止肿瘤转移。
2.射频消融的优点
在局麻或者全麻下经皮肤入路,也可以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中应用。具有疗效突出、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已广泛用于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
3.哪些患者适合射频消融?
1.原发性肝癌:不适合手术切除的直径≤5cm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cm的多发(≤3个)肿瘤,不适合手术切除的直径5cm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cm的多发肿瘤;肝移植前控制肿瘤生长以及移植后肝内复发、转移。
2.肝脏转移癌;
3.肝血管瘤:有临床症状,肿瘤直径5cm,增大趋势明显者。
4.射频消融临床疗效如何?
肿瘤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可以达到局部根治的标准,效果与手术切除相仿;对于肿瘤直径大于5?cm的肝癌,采取多针联合、反复多次消融及联合其他局部治疗,尤其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全身系统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是一项微创、安全、简便、可重复的治疗手段,相信在射频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会受益。
医院外一科(肝胆、急腹症外科)作为承德市首家开展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科室,每年完成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余例,目前已发展成为承德地区开展此技术最多、技术经验最丰富的专业化科室。
以下为手术病例分享:
病例1:该患者为结肠癌肝转移瘤,肿瘤分别位于左肝外叶和右肝后叶。
术前CT提示左肝、右肝均有肿瘤。
术后CT提示肿瘤被扩大消融。
病例2:该患者为肝癌破裂出血,S5-6肿瘤术中切除,S8肿瘤术中射频消融治疗。
术前CT提示S8肿瘤。
术前CT提示S5-6肿瘤破裂出血。
术中S5-6肿瘤破裂出血。
破裂的肿瘤被完整切除。
S8肿瘤术中射频消融治疗。
病例3:该患者肝癌直径8.5cm,先行TAC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行RFA(射频消融术),将肿瘤一次性完全消融。
术前CT提示右肝肿瘤,直径约8.5cm。
TACE+RFA术后CT肿瘤无强化,消融完全。
医院外一科(肝胆、急腹症外科)介绍
医院外一科(肝胆、急腹症外科)是在原普外科(成立于建院时,已有80余年历史)基础上于年更名后成立,为承德地区唯一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治疗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临床科室,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培育专科。年4月,因医院急诊外科需求,我科承担全院急腹症患者治疗工作,故更名为外一科(肝胆、急腹症外科)。科室以微创治疗肝胆胰脾疾病为专长,以肝癌的综合治疗为特色,拥有科研和技术实力强的医疗团队,具备肝胆胰脾良恶性疾病的最新治疗手段,其中肝胆胰脾疾病的微创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现拥有编制床位数77张,实际开放床位数85张。年门、急诊量1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近人。现有医务人员44人,科室人才配备合理,拥有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2名。专业化的医疗团队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配备有高清腹腔镜、胆道镜、射频、微波治疗仪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
以张学军主任为核心的技术团队,科研实力、临床能力强。科研方面: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IF最高3.9分),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临床方面:基于微创理念的普及,我科肝胆胰脾外科疾病85%以上可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且该数据在逐年提高,开展腹腔镜肝切除、巨脾切除术、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胰腺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等疑难复杂术式。
高超的医疗水平,高尚的医德医风,先进的医疗技术,永远是外一科(肝胆、急腹症外科)全体医务人员不变的追求。
科室领导
科主任:张学军
科副主任:杨曙光、康庆民
护士长:岳秋菊、李立杰专家出诊时间:
张学军周一全天
杨曙光周二全天
康庆民周三全天
李巍周四全天
于爱军周五全天
联系
门诊:()
医办室:()/
护办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