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发布消息,我省作为国家选定的首批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试点省份之一,省内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先天性结构畸形患者可通过定点医疗机构提出救助申请,最高可获3万元补助。医院是全省10家项目定点医疗机构之一,泸州市的患者可就近通过该院进行申请。
什么是先天性结构畸形?
据介绍,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称为“出生缺陷”。有些异常出生时即能发现,有些则在出生后一段时间甚至数年后才逐步显现。出生缺陷是一组疾病的统称,目前已知至少有至种。先天性结构畸形是出生缺陷的一个大类,包括脑积水、神经管缺陷、唇腭裂、多指(趾)等常见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数常见先天性结构畸形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患有先天性结构畸形的儿童如果在出生后能够及时获得救治,一般预后效果较好,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什么是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
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为减少先天性结构畸形所致残疾,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联合开展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主要针对发病率相对较高、有成熟干预技术、治疗效果良好的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为患儿提供医疗费用补助。四川省是国家选定的首批试点省份之一。
哪些人能得到救助?
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临床诊断患有精神系统先天性畸形、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泌尿系统及生殖器官先天性畸形、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五官严重先天性结构畸形6类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
年龄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
家庭经济团难,能够提供低保证、低收入证、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或村(居)委会等开具的贫困证明。
在项目定点医疗机构因上述6类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接受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
医疗费用自付部分超过元(含元)。
能够获得哪些救助?
对患儿申请救助日期的上一年度1月1日(含)之后,在定点医疗机构的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项目根据患儿医疗费用报销之后的自付部分,一次性给予至0元补助。每位患儿具体补助标准如下:
自付部分超过元(含)、小于元的,补助额度为元。
自付部分超过元(含)的,按自付费用的75%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为0元(含)。对同一患儿同一疾病分次申请救助的,或同一患儿不同疾病分别申请救助的,项目只补助一次。
如何申请?
患儿法定监护人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向基金会提出救助申请,并填写《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个人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经定点医疗机构对患儿材料进行初审后,报送省级项目管理机构。再经过相关审核后,获得受助资格的申请人将收到《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受助对象回执单》,在规定截止时间内提供规定时间范围内的医疗票据及相关文件。
泸州日报记者刘墨
泸州市政府新闻办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