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市区的患者刘女士因足部拇指指医院手足外科检查,本以为涂药膏就能痊愈,却被告知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原来,刘女士平日经常穿高跟鞋。9月初,她发现自己走路时足部有疼痛感,两侧凸出的大拇指指根有红肿现象,以为只是新鞋“磨脚”,所以没有放在心上。11月,疼痛再次发作,而且更加严重,刘女士经常连站都站不稳,医院就诊。
经过专家诊断,刘女士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患上拇指外翻,且处在中度阶段,后续很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那么什么是拇外翻?
它会不会发生在青年身上呢?
医院手足外科主任赵云珍说,拇外翻即大拇趾整个向小趾方向偏斜,偏斜拐角处红肿、疼痛。严重的患者,第二甚至第三脚趾也出现疼痛。发生拇外翻的原因,既有先天遗传,也有后天保养不当。通常痛脚的大拇趾向外侧偏斜,偏斜的拐弯处突出明显,看起来像脚趾增大了一样,俗称“大脚骨病”。
根据外翻程度,分为四个阶段。
正常阶段,大拇趾外翻小于15度,没有疼痛感,不会直接影响行走,但长时间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轻度阶段,大拇趾外翻15~20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老茧明显,长时间行走引起大拇指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
中度阶段,大拇指外翻20~40度,脚趾重叠、鸡眼、扁平足、脚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以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重度阶段,大拇指外翻40度以上,脚趾使命结束,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脚严重错误负力,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难以行走,导致人体负力线改变,引起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痛等。
“轻度外翻及疼痛可采取保守治疗,选择一双宽松合脚的鞋,多用热水泡泡脚,辅助以矫形器,可有效改善症状。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甚至肿痛畸形日渐加重,以及中、重度拇外翻影响生活时,就需要手术干预了。”赵云珍说,对于刘女士来说,这不仅仅会影响到脚型美观,还可能对生活、工作,甚至是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建议通过手术治疗。
医生提醒
拇外翻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它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因此如何在早期避免易感因素的发生和做好预防措施尤为关键。如不慎患病,医院就医。
来源:金华医院、金华日报
谁带走了脚的美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