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一“碘”
健康多一点
碘缺乏病
小课堂
2
0
2
1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摄入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口的智能损害。缺碘也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影响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最广泛、最实质的问题。我国卫生部就确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年5月5日为第1届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
一、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
1.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出现颈部变粗,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2.地方性克汀病:智力低下、聋哑、生长落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下肢痉挛瘫痪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粘液水肿、反应迟钝、嗜睡、无精神、怕冷、食欲低)等。
3.亚临床型汀病:轻度智力落后,轻度听力及语言障碍,轻度神经运动障碍,轻度体格发育落后,激素性甲低。
二、为什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不可缺的重要原料,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如果缺乏,则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量就减少或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不足,进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首当其冲的是对神经系统与智力发育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碘缺乏病区儿童平均智商比不缺碘地区儿童低10到15个百分点。
人体摄入的碘,一般都是从粮食、蔬菜、饮水、动物性食品中获得,碘的地区性差异明显,从而影响人的摄入水平。正常情况下,人摄入的碘大约有80%由尿排出。人一昼夜从尿排出碘可以反映人体内碘的高低及是否缺碘。
三、碘缺乏病主要的几种补碘方法
由于碘缺乏病是环境缺碘所致,因此补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主要的几种补碘方法是:食盐加碘、口服碘油丸、饮水加碘、含碘药物、碘茶、碘化食品、富碘食物(海产品)。
四、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办法
碘盐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性、生活化的要求。
1.食用碘盐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如果每人每日吃进5-15克(平均10克)的碘盐,每天即可获得-微克(平均微克)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这种剂量即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不良反应。
2.生活化、长期性。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而人类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盐,能能保证补碘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3.经济、易推广。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即使对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也是可以接受的。
五、购买、存放和食用碘盐应注意什么
居民在购买碘盐时要辨认清楚,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
1.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棕色遮光的瓶或陶瓷罐并有盖。
2.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湿影响。
3.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用随买,适当储备。
六、食用碘盐的注意事项
1.不能用水淘洗。
2.炒菜、烧菜和煮汤菜时,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3.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放在锅里煎炸。
END
编辑
赖纬
审核
行政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