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多指畸形病因
多指畸形分类
多指畸形诊断
多指畸形检查
多指畸形表现
多指畸形科室

医院走向城北华西

年7月2日,医院新院区正式开诊,进入一院两区运营时代。

年7月2日,医院与新都区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办医协议》,华西正式牵手医院,这也是华西首次与区县级政府建立深化合作战略关系。

年7月2日,年荣获“四川大学医院青年榜样”称号、医学博士、医院胃肠外科业务骨干杜潇正式被聘任为医院业务副院长。

年7月2日,医院与区医院合作一周年,征程,区医院正朝着“城北华西”的目标稳步前进:医院派驻两名博士担任全职业务副院长和院长助理;数名华西专家受聘担任名誉主任、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定期来院开展门诊、查房、手术、教学、管理等工作,医院在人才建设、学科建设、技术扶持、运营管理、文化发展等多个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畅通渠道为患者华西服务新都享

年5月4日,医院接诊了一名特殊的病人,今年60岁的虞福娣既往有“全身多处紫癜”病史,医院,具体诊断不详,医院就诊1+月前,虞福娣受凉后出现咳嗽,咯黄白色稠痰,还伴胸部不适及气紧不适。患者入院后经先后予以多种强力抗生素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后,肺部片影无明显改善,反而增多及新发表现。

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医院呼吸科内讨论不排除特殊感染或免疫原性病变。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确诊,区医院很快借用了华西资源。借助与华西合作的远程会诊模式,医院呼吸科谢敏教授会诊后,考虑虞阿姨病情复杂,新都医院诊治困难,立即开通新都-华西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优先、快速安排虞阿姨转入医院呼吸科,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

虞福娣一家对能够如此快速、便捷地转入医院住院感到非常吃惊:“平常我们自己到华西看病,挂专家号难,住院要等一两个月甚至更久。真没想到,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这么快就住进了华西病房。”

医院与华西开通远程诊疗、双向转诊服务后众多受惠者之一。年7月,区医院远程医学中心落成,截至年5月,共开展远程教学次,接受远程教学人次余人次;年2月,中心开通与医院远程会诊,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会诊60余例,并实现通过远程会诊直接上转医院住院。医院设置双向转诊办公室和双向转诊服务部,开通预约医院专家门诊、转院住院、急诊入院等转诊绿色通道;上转首选医院。

利用远程医学中心平台进行远程教学、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工作,新都区老百姓不出家门,即可享受医院的优质服务。

医疗水平大提升“三甲”手术首成功

医院医院才有能力做的疑难手术,这在医院与华西深化合作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如今在医院专家的指导下,医院已经成功完成医院才能施行的部分手术。

患者杨某某,因发现左侧腮腺区域长鸡蛋大小无痛包块数月,医院治疗,经眼耳鼻咽喉病区仔细检查后确诊为腮腺肿瘤。

年12月24日,医院接受左侧腮腺部分切除加左侧腮腺包块切除加左侧面神经解剖加显微镜下左侧面神经吻合术。术后当天,患者有轻微的口角歪斜,左侧咀嚼无力,术后第二天逐渐减轻,术后三天在静态下观察面部对称无畸形,患者自感咀嚼力量明显提高。医院眼耳鼻咽喉精心治疗,患者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至此,医院成功开展我区首例面神经吻合手术,医院技术。

“与华西建立深化合作关系后,在华西专家的指导下,我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从合作到现在,从华西专家同时也是西南地区鼾症治疗和鼻科手术专家周光耀教授亲自做手术进行面神经吻合术示范,到指导我们手术,再到我们独立完成手术,我们的进步十分神速的。”医院眼耳鼻咽喉科主任陈洪昌谈到与华西合作后的惊人进步。

名誉主任传帮带重点专科促发展

不止是这一案例,与华西合作后,华西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刘世喜带领专家团队来了,他们中有著名的耳鼻喉头颈肿瘤方面的专家李文教授、陈飞教授、刘亚峰教授、鲜君明教授来了……

截至年6月,医院已聘任四川大学医院吴俊超教授、冉兴无教授、潘剑教授、蒋献教授、四川大学丁显平教授分别担任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皮肤科、口腔科、检验科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首席专家、客座教授。

通过名誉主任言传身教、亲力亲为的“传帮带”,医院大力建设特色重点专科,诊治疑难病例及开展二三类技术的能力得到提升。医院杜潇博士带领普通外科团队完成首例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全息膜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相继开展腹腔镜/开腹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等三四级手术30余例。

神经外科团队完成首例小脑肿瘤切除术,消化内科团队完成首例食管支架置入术,耳鼻咽喉科团队完成首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手术治疗,呼吸内科团队完成首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泌尿外科团队成功完成多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等手术。上述技术在区内保持领先。

华西合作常态化学科建设出成效

专家教授来院开展讲座、会诊、门诊、培训、手术共计60余人次,接受培训人员余人次;开展新技术项、疑难病例会诊80余例。帮助心血管内科加入由中国医学科医院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心血管病关键技术临床多中心研究信息平台”项目,检验科加入由医院承担的“十二五”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中的“人体维生素与抗氧化能力等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的研发”项目。

医院协会、四川省农村卫生协会联合举办的“医院工委会会员大会暨成立30周年纪念学术会”上,医院从近家区医院中脱颖而出,获得“医院管理优秀奖”荣誉;区医院院长古翔儒院长成为获得“医院管理优秀奖”殊荣的10名院长之一。检验科成为西部地区第一家承担国家子课题的区医院,并顺利成为省内首家申报创建四川省重点专科(实验室)成功的单位。

医院筑城北健康高地

谈医院的发展,记者听得最多的是“一线两中心三层次”和“3-2-1”计划。“何为‘一线两中心三层次’?即以深化合作办医协议为主线,医院战略目标为中心,以建设‘城北华西’战略定位为轴心,从院级层、科室+项目层、多层面全方位深入合作。何为3-2-1计划?‘3’是指‘三大工程’。一是‘城北华西’基础工程,拟定派遣华西学科骨干驻院帮扶制度;”二是‘城北华西’惠民工程,拟定在我院率先开通华西专家门诊预约‘直通车’,健全双向转诊服务链;三是‘城北华西’助学工程,充分发挥华西远程医学中心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及继续教育制度的巨大教育领先优势,充分发挥名校、名师、名医的教学特色。‘2’是指“两项建设”,加快学科能力建设步伐;加大队伍(管理+专技)建设力度。‘1’是指‘一个提升’,即营运绩效进一步提升。”区医院业务副院长杜潇解释着“3-2-1计划”的内涵。

“截至目前,区医院与医院的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今后,医院将继续致力于提升综合能力,改善医疗服务,承担好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的责任,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医院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在承载着历史与文明的古老土地上,继续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幸福与安康。”区医院院长古翔儒对未医院的发展不仅思路清晰,且充满了信心。

数字播报:

让利于民

与医院缔约医疗联盟一周年来,诊疗服务47万人次、出院3万人次、手术余台、危重病人收治人次。年1-5月诊疗人次同比增幅46.0%,出院人数32.6%;手术台次同比增幅42.2%。危重病人同比增幅约30%;微创手术比例首次超过20%,三、四级手术及内镜微创诊疗技术比例明显增加;门诊药占比下降至28.1%,住院药占比下降至30.5%,住院次均费用下降至元,门诊次均费用下降至余元;平均住院日下降0.2天。

年1月至年5月,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两项工作让利于民共计万元。

医院荣誉

年7月20日,区医院以总分.8分的优异成绩高分通过成都市卫生局年度医疗质量与服务检查。

年9月26日,医院协会颁发的年度“医院管理优秀奖”,古翔儒院长获“优秀院长奖”。

年10月24日,区医院检验科顺利通过四川省重点专科(实验室)建设评审工作,成为省内第一家区医院获评通过此项工作的单位。

年11月6日,区医院检验科与医院共同承担国家计划子课题项目,成为西部地区第一家承担国家子课题的区医院。

年11月13日,区医院通过四医院二级评审。

联系我们:

-(8:00—12:00,13:30—17:00)

总值班

-(12:00—13:30,17:00—08:00)

急救

、-(24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xshes.com/dzjxby/13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