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出生时正好6斤6两,爸爸妈妈希望他能顺顺利利的,就给他取了六六的小名。在妈妈母乳喂养和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六六长得白白胖胖,特招人喜爱。
在他6个多月体检查血常规时,发现血色素只有g/L,而正常值应不低于g/L。
“宝宝已经有轻度贫血,平时吃母乳还是配方奶?有没有吃高铁米粉?”
“轻度贫血?不可能啊,平时一直母乳喂养,米粉也专门选了铁加强的,看他吃得好,睡得也好,没什么不一样啊?怎么就贫血了?”
“6个月以后孩子会比较容易出现贫血,一般轻度贫血没什么症状,很难发现,大部分需要血常规检查才能发现。虽然是轻度贫血,还是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但六六妈认为既然小孩没什么症状,况且食补能补铁,为什么要药补呢?是药三分毒,吃药总归不怎么好。在认真食补一个月后再次体检,六六的血色素仍然只有g/L,无奈之下,六六妈最终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在药物治疗半个月后,六六的血色素达到了g/L。浙大儿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朱冰泉介绍,临床中,宝宝贫血其实很常见。6-24个月婴幼儿中出现缺铁、贫血的概率非常高。其中超过一半都是营养性贫血,最普遍的就是缺铁性贫血。换言之也就是说,缺铁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贫血。虽然轻度贫血没什么症状,但是已经对孩子造成挑食厌食、不爱活动、容易疲劳等明显的影响,因此应该引起重视,积极治疗。为什么婴幼儿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缺铁有什么危害?通过食补能解决吗?相信许多新手爸妈一定充满了疑惑,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婴幼儿为什么容易缺铁?
①先天存储不足
宝宝在胎儿期尤其是孕后期会从妈妈体内获得大量的铁储存在体内,以保证出生后4-6个月铁的需求。如果妈妈在孕期尤其是孕后期有铁储存和摄入不足,甚至出现贫血,就无法提供充足的铁元素给胎儿。如果宝宝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多胎儿等高危因素胎儿,在胎儿期储存的铁量亦不足,会使婴儿出生后容易出现缺铁和贫血。
②铁摄入量不足
虽然婴儿在母体内已经存储了一部分铁元素,但这些“存货”只能满足他们出生后4-6个月内使用。而母乳中铁含量相对较低,若孩子6个月后无法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铁加强的米粉、肉、猪肝等,就容易出现缺铁。
③生长发育旺盛
婴幼儿在离开母体后6个月至2岁前是生长发育快速发展阶段,血容量的增加使得对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若不及时补充铁元素,就容易引起缺铁。
④铁流失和吸收障碍
婴幼儿铁流失多,因其消化功能不够完善,容易出现腹泻等急慢性疾病,从而影响铁元素的摄入平衡和吸收利用。
缺铁一定会导致贫血吗?
当宝宝体内铁缺乏时,首先减少的是存储在肝脏内的铁,然后是脑部、肌肉等储存的铁,最后会影响血液系统,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造成缺铁性贫血。
简单点说就是缺铁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贫血,当血红蛋白检测发现贫血时,机体早已存在缺铁的情况了,对人体已经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对缺铁和贫血的预防和定期筛查尤为重要。
除了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还有以下危害①阻碍身高体重的增长缺铁会导致宝宝的消化功能下降,影响食欲,持续较长时间会影响孩子的体重和身高增长。②免疫功能受损铁缺乏的宝宝免疫功能会下降,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③影响认知发展和情绪发展缺铁的宝宝容易出现易怒、激惹、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表现。朱冰泉副主任医师提醒,孕期母亲缺铁和婴儿期缺铁都会影响儿童远期的认知和行为,而且是不可逆的。因此对缺铁和贫血需要定期筛查,及早发现,并且一定要积极干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多胎、6-24个月婴幼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贫血。高危人群在早期就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补充铁剂。开始辅食添加后,在宝宝6个月时选择含铁加强的米粉,7个月后及时添加肉类、猪肝、血制品等含铁高的食物。另外对高危人群要更加注意监测,定期检查。自测!出现这些迹象
宝宝可能已经缺铁了
自测宝宝有没有贫血可以观察是否有如下表征1、面色、皮肤苍白2、易疲乏、不爱活动3、食欲差、异食癖4、烦躁、精神不集中5、生长发育落后6、出现反甲此外,可以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指标Hgb进行贫血筛查如果宝宝已经出现了缺铁性贫血,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必要的药物治疗和食物疗法进行治疗。
医生提醒,大部分补铁药物口感都不佳,如果孩子不能接受,可以用温水少量稀释。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便秘、大便偏黑、恶心等不适,随着药物的使用症状会逐渐减少,如果症状非常明显,可以和医生进一步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食物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肉类、肝脏血制品等提高铁的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
铁锅炒菜、吃菠菜能补铁?
这些日常补铁误区你中了几个?
蛋黄是补铁的最佳辅食?并非如此!蛋黄含铁量为6.5mg/g,但吸收率仅为3%,所以蛋黄并不是婴幼儿补铁辅食首选。
多吃菠菜可以补铁?难!菠菜在蔬菜中含铁量较高,但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影响铁吸收,很难起到补铁效果。
红枣、红豆可以补铁?大部分人会想到用红枣、红豆补铁,但它们的含铁量并不高,吸收率也较低,因而无法做到有效补铁。
用铁锅做菜可以补铁?铁锅烹调的确可以提高菜肴中铁的含量,但这种非红血素铁的吸收率低,约为3%以下,很难用于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肉类影响补铁,不易消化?错!肉类是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缺少肉类摄取很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合理的烹调方式,例如制作肉泥,就可以避免宝宝对肉类的消化不良。
浙大儿院通讯员陈梦茜王雪飞浙大z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主编:尉洁婷责编:隋雪
你可能感兴趣
难以置信!脏水养殖、吃粪便?这种鱼真的是"垃圾鱼"?很多人爱吃……一阵咳嗽,26岁小伙差点丢命!脑梗死找上门,竟是因为“缺心眼”?!吃柿子吃进ICU险丧命?最近杭州不少人中招!再这么吃,问题大了
点击右下角“在看”,推荐给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