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
本文内容为编辑集纳而成,旨在让读者了解市场各方的看法,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本号立场。
股市晴雨表:
7月即将收官,市场谈不上大翻身,但很多个股特别事白马股涨幅喜人,选对股票收益也应该相当可观。市场两级分化依然严重,创业板虽然有单日表现的亮点,但总体依然弱势,对于即将到来的八月行情,你怎么看?
今日大盘沪指周线六连阳,创业板上演单日暴涨行情
市场概况:
本周A股市场中,消费类白马股、资源类周期股、创业板权重股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三者之间的高速轮动切换也成为本周市场的最大看点。从周一的贵州茅台再创历史新高,到周二的工商银行越过十年大顶,再到周三的资源股全线拉升,最后到周四的创业板指绝地反击,热点的频繁切换令众多投资者眼花缭乱。
本周收盘,上证指数报.4点,上涨0.%,成交亿元;深证成指报.94点,上涨0.4%,成交亿元;创业板指报.07点,下跌0.47%。周K线方面,创业板指终结此前连续颓势,周线大幅反弹.60%;上证指数周线实现六连阳,本周上涨0.47%;深证成指周线上涨0.7%。
重要新闻7月闪崩频现,银监会保监会加强监管
银监会:争取年内出台8项新制定和新修订监管制度
中国银监会07年年中工作座谈会8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了下半年银行业监管工作,提出争取在年内出台8项新制定和新修订监管制度。
7月二级市场闪崩频现:踩雷机构收益浮亏净值极速下挫
根据统计,7月份一共有6只个股出现闪崩,有40只基金重仓参与其中,多数受到闪崩的影响,收益出现浮亏,净值也有所回调。业内人士认为,基金有“双十”规定,因此即便踩雷,风险也是相对可控的,而对买了这些基金的基民来说,也不必急于赎回,因急于赎回而被收取了不菲的赎回费,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3
最严减持新规落地个月大宗交易成交走低
距离史上最严减持新规的施行日已过去了两个月,新规不仅令大宗交易行为快速降温,参与的机构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4保监会:防止操纵现象决不能使险资成大股东投资控股工具
保监会举办保险业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培训班指出,要推进公司治理改革,坚决防止出现大股东操纵的现象,不能使保险机构异化为少数人的融资平台。
行业情报站传媒反弹之火被点燃,石墨电极继续涨价
)多家玻璃上市公司业绩暴增行业现产能过剩隐忧(来源:中国经营报)
)铝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来源:广发证券)
3)多因素催化点燃传媒反弹之火(来源:红刊财经)
4)石墨电极:已有0万元/吨的市场成交短期内依然趋势上涨(来源:不止是钢货)
5)多家网贷平台公布半年报小额分散成为信披重点(来源:证券日报)
6)雄安概念新题材或在蓄积中从受益角度寻找潜在领涨股(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7)降低收益率预期掘金滞涨超跌品种(来源:中国证券报)
8)通信业基金持仓出炉龙头继续领跑(来源:中国证券网)
看多行情纵深可期,白马股将贯穿始终
徐文明:本轮白马股将贯穿行情始终
在本轮行情开始的时候,我就提出了一个“白马股”的概念,并且加以“低价”两个字,在上涨之后,现在这些白马股的价格都不低了,就只能继续在白马股中挖掘未来有望业绩增长的“新白马股”了。
在上周的分析报告中,我明确指出“周一只要是低开,并且回踩不能跌破点,就会继续惯性上冲,挑战点”,事实走势果然是低开,最低就是点,而收盘位置正好在点,真是不可思议,太神奇了,随后我在直播平台提醒“大盘将回落到5周平均线30点”,结果星期四果然又在30点止跌了,还是“新白马股”领涨。
以前我们做股票都知道一个道理,即“众人拾柴火焰高”,现在不是这样了,当你都看好之时,就是调整的开始了,我在上周的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保险和银行要调整了,本周是否除4大行外,这两大板块的股票都出现了调整?其中大涨的股票甚至出现过跌停板,下周各位仍然要注意,有些已经疯狂拉升的股票,已经开始受到散户的注意,一旦回调起来,也许又是跌停板了。
中报行情已经被主力充分挖掘了,大量的低价白马股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业绩,接下来投资者要注意研究三季报了,只有三季报继续持续业绩大幅增长的股票,才会有继续炒作的理由,认真挖掘吧!
今天大盘已经收在点之上了,排除消息的影响下周一应该是高开,回踩不能击破34---点,就会继续挑战---点,如果煤炭有色化工锂电池一起努力的话,不排除涨得更高,总之笔者认为:只要没有大的利空袭击,没有击破5周平均线的蓄势整理,就是为能否挑战0点作准备的,每次回落就是入场之好时机。
本周四创业板大量放长阳,笔者认为这根阳线意义非常重大,没有击破70点之前,---点是主力短线挑战的目标,注意与主板的“跷跷板”效应,并且
近期,很多外资纷纷唱多A股,譬如高盛指出A股从过去的“可以买”发展为现如今的“必须买”,此外,例如摩根斯坦利等投行也表示看好A股,从而昭示着将来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比例肯定会不断增加。在今年6月0日,A股有只大盘股加入了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一里程碑的事件开辟了外资投资A股的窗口,在之后的一个月中首批纳入MSCI指数的只大盘股得到了较大涨幅,甚至有些个股股价创出历史新高。之前我建议投资者从这只大盘股中精选优质个股进行投资配置,获得好的收益。
今年以来,在投资节奏方面,市场的波动很大,并且个股的热点变化也很快,我一直建议投资者对于优质的股票采取买入并持有的策略,而不是频繁交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一旦频繁交易很可能会踏错节奏造成亏损。很可能指数上升了,你看好的股票也涨了,但是你还是亏钱。我认为投资者要挖掘优质个股,无论是大盘还是小盘,消费股还是周期股,只要你认定其为好公司,就要在其调整时买入并持有,从而获得中线收益并尽量减少换手。在考虑投资买入的指标时,最重要是在好的行业选择优质的股票,在市场波动调整时买入,虽然不可能每次都在最低点买入,但是可以把握每一次买入并持有的机会。如白酒股,在过去一年中有很多次调整,但是像这种绩优股,每次调整都是其买入的机会。因为市场整体目前还是从底部慢慢抬升的阶段,很多股票在未来的一年到半年内是会走出“慢牛行情”的,这种情况下调整即为加仓的机会。
看平A股将稳定运行
证券日报:两融余额现四连升专家称A股稳定运行预期增强近期,A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沪股通和深股通两类数据出现积极变化,截至7月7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8.77亿元,实现四连升,并创出近两个月新高。具体来看,当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3.87亿元,融券余额为47.6亿元。
中国经济网首席评论员温鹏春7月8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两融余额创新高主要原因在于以银行、钢铁等为代表的蓝筹股呈现出震荡上行的运行格局,而在蓝筹股的推动下,指数也走出了平稳震荡向上的运行态势。鉴于部分大盘蓝筹股的低估现实,加之大盘运行稳定,致使蓝筹股直接吸引并放大了融资盘的买入,进而导致两融余额出现回升。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7月7日,8个申万一级行业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均为正,其中,净买入额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化工、非银金融。
温鹏春认为,如果仅从近期市场运行来看,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似乎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其风险偏好也出现了回归价值的趋势,因此就后市来讲,市场趋于稳定运行的预期会进一步增强。
近期,除了两融余额持续回升外,沪股通与深股通同样呈现资金持续净流入态势。具体来看,截至昨日,沪港通下沪股通当日资金净流入4.65亿元,深港通下深股通当日资金净流入9.40亿元。整体来看,当日外资借道沪股通、深股通进入A股的北向资金合计为4.05亿元。
看空金融危机将为时不远,垃圾股还要继续暴跌
罗杰斯:下次金融危机或已不远金价将飙升在市场上出现看涨黄金的呼声时,有些分析师认为会出现金融危机,知名的投资家罗杰斯(JimRogers)就是其中之一。
罗杰斯是现代华尔街的风云人物,被誉为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是美国证券界最成功的实践家之一,也是一名畅销书作家。
罗杰斯预计,下一场金融危机将是他所见过的最糟糕的一次危机。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自由节会议上,罗杰斯向Kitco新闻表示:“每隔四年到八年,美国或北美就会出现经济问题,所以说我们遇到金融问题并不罕见。我预计下一次金融危机将从今年或明年开始,将成为你我人生经历中最糟糕的一次危机。”
不过,尽管罗杰斯预计,一旦金融危机爆发,金价将出现“爆炸性”上涨,但他也表示,自己依然没有在积累黄金。
罗杰斯称:“我现在不买黄金,近期也没有买过黄金。实际上,我多年来一直持有黄金,因此现在我不会买入或者卖出黄金。如果金价下降很多,低于美元/盎司,我希望那时我能足够聪明,购买更多黄金。因为到最后人们对政府和纸币失去信心时,他们总是把资金转向金银,金价因此会上涨很多。”
罗杰斯警告投资者,在下次金融危机到来之前,他们需要“非常谨慎”地寻找保护自己资金的方法。他称:“很少有方法可以保护你自己,这依然会导致一团乱麻。人们应该只投资他们自己熟悉的品种。”
当被问及自己目前的投资选择是什么时,罗杰斯回答是美元和农业。
当被问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时,罗杰斯称这些货币似乎已经达到高点,他更愿意坚持观望态度。
他还表示:“如果看一下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就能感觉其存在泡沫。新币出来的时候价格就会出现飙升,这就是泡沫的作用。”
红刊财经:创业板卧倒监管层不救市高估值伪成长股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本月,创业板指仍是熊市不言底式“熊霸全球股市”,日前一度创下05年月0日以来的新低。证券监管部门未有救市举措,反而在近期祭出两大新思路——“加快修复和净化资本市场生态”和“保持首次公开发行的常态化”,预示着监管层乐见A股估值体系去本土化,与国际估值体系接轨的进程或将提速。
7月5日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有尚方宝剑在手,证监监管层已渡过艰难时刻,不再因股市短期暴跌而暂停IPO,淡定看待坊间定义的股灾5.0版的上演。
7月7日上午,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加快修复和净化资本市场生态,更加注重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所谓净化市场,不外乎是对以前的五炒之风(炒新股、小盘股、绩差股、概念股和炒短线)的纠偏。当日收盘,创业板指大跌5.%,年内跌幅达5.6%,将05年以来的“国家牛市”涨幅悉数回吐。当周周末,9家企业IPO放行,监管层未因市场惨跌而轻言IPO减速。
“我国股市约有亿散户,直接关乎上亿家庭、数亿人的利益,保护好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人民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义”。证监会首度清晰阐明监管的重心所在,是监管维权而非指数维稳。由此不难揣测下半年监管政策的意图,大概率是强监管和全面监管维持高压,工作重心转向过程公平(保障中小散户的交易公平,遏制内幕交易).
不过,在创业板指单日暴跌之后,监管层会否担忧“千股跌停”断崖式下跌的再现,并因此引发金额巨大的股权质押市场的崩盘?这或许能诱发“监管政策回摆”的短期相机抉择。毕竟,让A股估值与国际接轨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出现,而非泡沫速破的硬着陆,或是市场阻力最小的途径。
政策救市无望,机构再不自救,岂非坐等流动枯竭?目前,散户对个股超跌反弹尚有跟风偏好,群氓式炒短线追涨杀跌的陋习一时难改。一旦拥有香港仙股雪崩式惨跌的集体记忆,则将是A股垃圾股乏人问津的末日到来。
对监管层来说,一旦题材股巨亏的惨状有所修复,不排除在制度创新上更进一步。7月6日,银都股份IPO过会,是今年以来第0家拿到A股准生证的新三板公司。如果监管层在稳定股市之余,将改革“进取突破口”着墨于新三板转板通道之上,将是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里程碑事件。这几乎是注册制的变相实现,亦是A股估值国际化的加速器,对高估值股票而言,不啻于系统性风险的到来。
个股推荐铝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强烈建议
据数据,本周(7月日-7日)河南氧化铝微跌至元/吨,LME铝价上涨0.39%至美元/吨,SHFE铝价上涨0.4%至元/吨,LME铝库存为37.万吨,SHFE铝库存为45.5万吨。
电厂改革助力,合规电解铝企业将受益。据中国电力报,发改委和能源局召开电改吹风会,将全面清理自备电厂欠缴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电力成本占电解铝生产成本约45%,吨铝耗电约0度电,电力上调分将提高吨铝成本3元,随着违法违规建设的自备电厂的查处以及全面清理自备电厂欠缴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预计行业用电成本或将上升,使电解铝行业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涨,而之前征缴到位和未火电生产电解铝企业的成本未受此影响,因此利润差或将变大,合规电解铝企业将受益。
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不合规产能继续收缩。据亚洲金属网报道,魏桥铝电继6月减产5万吨电解铝后,7月继续减产5万吨(减产前运行产能万吨),共计40万吨,现日停电解槽约30台,产能已降到约万吨。目前是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第三阶段,不合规产能望进一步收缩。
建议重点
名家观点梁红:去杠杆需要对症下药不能一位收紧流动性
来源:意见领袖
根据最新的宏观数据,从去年第一季度以来,连续六个季度中国的宏观数据都比市场预期要好。去杠杆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第一,杠杆率的增速在去年开始下降。无论是按照总负债占GDP比例,还是按照M占GDP比例,杠杆率的增速确实下降了。事实证明,要解决杠杆率高企的问题,还是得从实体经济入手,增长是硬道理,这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渠道。
当前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判断是,全球的经济是在往下走还是稳住了。虽然为稳住经济,各国付出了各种各样的代价,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总体而言现在是企稳回升的,也许难以回到过去那么好,但绝不是节节下台阶,这是一个重要前提。
过去六个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的数据比市场和学界预期要好得多,其中的原因可能需要大家进一步探讨,这对杠杆率反映的体制机制问题都至关重要。无论是中观层面上房地产的问题,还是货币政策对微观层面可以起到的作用,也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另外,数据瑕疵也对形势判断产生负面干扰。举例来说,现在与投资相关的数据,包括重型卡车、挖土机等,基本都呈现出V型反弹趋势,但根据统计局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去年却是下滑的,今年也很疲软的。如果参考的是固定资产投资疲弱的数据,市场的预测就是经济会前高后低,政策刺激不能停。但是如果看看克强指数及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基建定单、实体买卖、重型投资则呈现为V型反弹。到底相信哪个数据,这对我们作出判断有很深的影响。
第二,当前实体经济好转,这可能与海外经济恢复、出口状况好转及经过五年调整之后制造业投资企稳有关。这种情况下,去杠杆处于比较良好的环境。
当前全球各国正在逐步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人认为这会对经济带来硬着陆风险,也有人认为经济好转,政策确实该退。
然而,杠杆的高低与实体经济的好坏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03年央行“钱荒”、流动性紧张,贷款的平均加权利率是7%,而工业板块的通缩状况则已维持了一年多了,实际利率甚至达到0%以上;而现在贷款的平均加权利率是5.5%,工业部门的真实利率则为%-3%。这是当前与03年的情况最大的区别。
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更关心的是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对于量、价和传导机制的管控,尤其是传导机制,因为杠杆问题实际上与传导机制息息相关。当然,资金价格也是很重要的,03年、04年发生的严重通缩、利率居高不下,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更大。过去几年间,中国的信用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央行下一步面临的挑战并不比美联储小。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对真实利率的观察可能比名义利率要重要得多。
在杠杆方面,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承受杠杆的部门。中国的杠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值得
在软预算不协调这个问题上,地方政府、国有事业单位最严重;其次是国营企业、国有商业银行;但是另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是央行,未来也面临资产负债表的挑战。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主要是持有外汇资产过多,本币资产过少。但当前释放流动性和管理预期还是靠央行回购,及各种“麻辣粉”(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LendingFacility,MLF)和“酸辣粉”(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这对稳定市场预期不利。因为对于央行每天采取的回购手段和利率,市场上并没有稳定的预期。
一方面应该把法定准备金调到合适的水平(比如0%)。影子银行的存在有其经济道理,中小银行部分是由于储备金率偏高才去购买大银行的超额储备金。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监管套利,要更明确存款的定义。把大额存单和现金类理财算进存款的分母来,从央行的操作上去消除金融套利的空间。明后年外界情况可能会更复杂,过去十年留下来的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畸形结构不改变,或者改变过慢,将对整个体系产生不小的影响。
总之,对实体经济、杠杆率、货币政策传导的研究要聚焦,明确体制机制改革的顺序。否则,就会出现政策不协调。
文章由本号编辑集纳而成,转载请标明出处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