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全国先天性结构畸形项目(聊城)启动会在兴华大酒店举行,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成为我市唯一一家国家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定点医疗机构。该项目启动后,凡是患有六大类72种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0-18周岁的贫困患者可以得到医疗救助,最高一次性可达3万元,将会减轻贫困家庭救治先天性缺陷疾病的负担,避免他们因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医药费用而放弃治疗或延误治疗,导致孩子致畸致残甚至致死等不可逆后果。。
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由国家卫健委妇幼司、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联合开展,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主要针对发病率相对较高、有成熟干预技术、治疗效果良好的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救助对象包含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器官先天性畸形、肌肉骨骼系统先天畸形、呼吸系统先天畸形和五官严重结构畸形等6大类病患。凡18周岁以下的家庭经济困难病患,能够提供低保证、低收入证、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村(居)委会出具的贫困证明材料等,在项目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诊治的自付费用超过元可提出申请。根据患儿医疗费用报销后的自付情况,项目将一次性提供元至0元补助。需要提醒的是,年1月1日(含)之后在治疗的先天性结构畸形贫困患儿均可申请补助,同一申请人只有一次获得救助的机会。如同一申请人因先天性医院治疗,可以累积医疗总费用后再申请。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外科主任冯书龙说,患有先天性结构畸形的儿童如果在出生后能够及时获得救治,一般愈后效果较好,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该项目的启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重点发展专业,目前已成功治愈尿道下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肛门闭锁、重度营养不良合并肥厚性幽门狭窄、多指、并指等各种先天性畸形多余例。
同时,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作为聊城市产前诊断中心、山东省医院、山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镇痛技术培训中心,在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高龄产妇增多,畸形儿的出生概率增加,医院将加强普及先天性结构畸形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公众产前筛查与优生意识。
会议现场,一名专程带孩子来复查的家长激动地说,听说此救助项目在聊城启动了非常高兴,孩子从手术到现在花费近12万,经医保和项目救助后,自费只需1万元左右,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给了孩子健康生活的希望。
项目-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