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抱孙子了!”昨天上午,52岁的吴阿姨侧医院病床上,右手搭在床栏上,望着洒在椅子上的阳光,心情甚好。一旁边丈夫不时轻轻抚摸着她的头,轻声应和“先好好休息……”这样的一天,两人盼了足足20年。如今梦想照进现实,幸福来敲门了。驼背20年连子女婚礼都没参加吴阿姨夫妻俩老家在绍兴,为了生活夫妻俩带着子女闯荡江西十多年,随后来到了宁波了。在这里,这家人也算安稳了。然而,由于长年累月弯着腰干活,吴阿姨也脊椎落下了病根。“最早只是痛,当时认为年轻,为了生活就忍着,后来也去看了医生,说看不好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被“宣判”后吴女士也不再是寻医问药也就死心了。可是随着日复一日的劳作,她的脊椎日益弯曲,以至于人站“直”了都处于鞠躬样式。身体的异样变化,让吴阿姨心理上逐渐开始自卑,不想出门,甚至连三个子女的婚礼她都没参加。“女儿还说给我穿好看衣服,化妆涂口红,我都拒绝了。我不想自己的样子,影响孩子的婚礼。”不仅如此,持久的脊柱弯曲也挤压吴阿姨的腹腔,导致她吃饭开始出现问题了。“以前我能找到零活干,现在看到我的样子,老板都不敢给活干。”一旁的丈夫连忙搭话,别看她才52岁,驼着背的样子,就像个快70岁的老人,看了心里太难受了。前两天,一次偶然,吴阿姨在电视上看到一位姐妹为了穿花裙子,医院做手术的事。“她和我一样,驼背,做了手术就可以穿花裙子。我也要穿。”那一瞬间,或许是本能,吴阿姨立马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医院来。第二天,一早丈夫便匆匆医院。接待他的不是别人正是骨科中心主任徐荣明。经过详细检查,徐荣明发现吴阿姨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就是脊柱胸背部及胸腰段呈后凸畸形。“这个才是只是畸形,如果医治,那后续就会影响到神经,从而导致无法站立,甚至瘫痪。”一个月让8人挺直腰板脊柱侧弯矫正手术被喻为在“刀尖上跳舞”,这是一种要求极高的外科手术,可以说是脊柱外科领域的巅峰,它需要高超三维空间矫正技术,对各个方面要求极高。为了让吴阿姨早日恢复正常体态,徐荣明在术前评估环节上花费了许多精力,观察每一节椎体的形状,又对着CT逐一测量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反复权衡手术的位置和角度。经过严谨细致制定手术方案,徐荣明准备为吴阿姨实施了矫正手术。可考虑到家庭条件,以及保险的缘故,吴阿姨如果推迟3个月手术,将会省下好几万元。面对这份抉择,吴阿姨和家庭没有一丝迟疑,表示要立马手术。这一天,她等了20年,一天都不想再多等了。一切就绪后,徐荣明为吴阿姨实施了手术,徒手将12颗枚螺钉置入吴阿姨的脊柱(该技术年初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拉直了她变形的脊柱。由于技术娴熟,术后没几天,吴阿姨便能下床了。当她挺起胸膛走出病房那一刻,整个人都感觉扬眉吐气了。“常说挺直腰板做人,挺直腰板的感觉真好。”然而,这短短一个月来,和吴阿姨一样在徐荣明巧手下挺直腰板还有其他7人。而他们都是老年人。“老人驼背,很多人都认为是年纪大了,正常衰老,其实不然。”徐荣明说,老年人脊柱侧弯的发病是2%,并且比起年轻人更为棘手。他们的脊柱多是僵硬的,不能直接矫正,必须先截断后再矫正。这不,有一位78岁的老人脊柱侧弯已达60多度,病变的椎体共有6节,他从椎体最弯处着手,将其上下截断后撑开,再一一置入螺钉。助老人古稀之年再次“长高”。“虽然老人手术有难度,但不是我们回避的理由。”徐荣明表示,老年人同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只要条件允许,符合手术适应症,他会帮助更多的老人一改佝偻的体态,提高生活品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院里这样的患者常常有,为了帮扶更多患者,医院与鄞州区慈善总会成立了专项扶助基金,针对家庭贫困并确诊可手术治疗的骨科重大疾病患者,给予元-元不等的手术治疗扶助金,如糖尿病足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颈椎病、髋部骨折、肩关节痛(肩袖损伤)、小儿髋关节畸形、先天性多指(趾)畸形、慢性骨髓炎等患者,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痛(前后叉韧带损伤)等患者,脊柱侧弯患者。具体医院骨科门诊就诊咨询。他也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切实帮助更多的患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lvxshes.com/dzjxbx/1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