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组终生性、固定性、具有异常行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本病男童多见。
(1)临床表现: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三个主要症状,又称为Kanner三联症,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一般从18个月开始,家长逐渐发现患儿与其他儿童存在不同。
(2)治疗和康复:孤独症患儿的治疗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训练应以家庭为中心,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办日间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也向家长传授有关知识,是目前孤独症教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主要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图片交流沟通系统、感觉统合训练等治疗方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任性和伴有学习困难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1)临床表现:常因年龄、环境和周围人态度的不同,而表现多种多样症状。ADHD的临床表现可出现很早,如自幼即睡眠差、喂养困难、脾气不好等。在患儿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或小学时,症状更趋明显,如常发现患儿喜欢激惹周围的小朋友、上课时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不能听从教导和作业完成不好等。
(2)治疗和康复:ADHD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非药物治疗已成为今后治疗的趋向。常采用行为矫正、认知行为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法。
智力低下智力低下,又称精神发育迟滞(MR),是指18岁前在个体发育时期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水平,并有社会适应行为的显著缺陷。WHO报道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发病率不低于1%~2%。
(1)临床表现:MR患儿除有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良外,中度、重度、极重度者还往往伴有躯体异常表现或特征,常有以下表现:生长发育迟缓或体格发育落后;身高、头围、体重等较同龄儿标准值低两个标准差;先天愚型面容等面部特征;皮肤和毛发异常;小头畸形等头颅骨形态异常;先天性畸形:耳廓畸形、唇腭裂、指趾和关节畸形;感觉器官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癫痫、学习困难、多动等。
(2)治疗和康复:MR在婴幼儿期采用病因治疗和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较好,而3岁以后的治疗极为困难。常采用病因治疗、早期干预治疗、药物治疗、教育康复和训练等临床和康复治疗方法。
学习障碍学习障碍(LD)指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
(1)临床表现:LD儿童的临床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早期可出现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好动、好哭闹、养育困难等。入学后主要表现在一般认知和特殊学习技能方面困难,可出现语言理解困难、语言表达障碍、阅读障碍、视空间障碍、书写困难以及情绪和行为问题等。LD儿童虽智力正常,但临界智力状态者占有相当比例。
(2)治疗和康复:LD儿童仍应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但可在年级组织特殊辅导班,对LD儿童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常采用心理行为疗法、感觉统合训练、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法。
来源:康复科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