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临床表现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2.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4.肾脏病变
(1)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结石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在泌尿系统沉积并形成结石。在痛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
(3)急性尿酸性肾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骤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多由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即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继发原因引起。
中医理论
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但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而西医学之痛风,则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则异。从临床观察,有其特征,如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且此湿浊之邪,不受之于外,而生之于内。因为患者多为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之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初则腰痛、尿血,久则壅塞三焦,而呈“关格”危候,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凡此悉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故我称之为“浊瘀痹”,似较契合病机。
治疗原则
1、严格忌口
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2、艾灸治疗
取穴
1、阿是穴(痛处)
2、其他穴位
大椎穴
肾俞穴
血海穴
阳陵泉
太溪穴
照海穴
艾灸时间:要循序渐进增加艾灸时间,肢体每穴15-20分钟,患处、躯干每穴30-50分钟,一个礼拜要适当休息1-3天,给身体一些调整、休息的时间,不可操之过急,反而有害。
案例
1、网友分享
老父亲今年68岁了,从年检查出来患有痛风,但一直不是特别严重,以前我也不懂治疗,医院治疗,没有特别重视。直到年国庆节,我从广东回湖南看他们,见爸爸上楼都要妈妈扶,而且一瘸一拐的,而且头上增加了好多白头发,面容显得特别特别沧桑。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才和我说痛风发了,疼成这样的。我一看,他的小腿和脚全肿得好历害,真的好心疼!他说从年初2月份就开始发,后来打针吃药好了一些,但是不能持久,到后来,肿痛得很历害,打针消肿止痛最多能保住3天左右,就又回到原样了。他为了我们在外地安心工作,一直没有和子女说,要不是怕疼得瘫痪,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他说还是不会说的。我后来就马上想办法给他治疗,医院验血,拍片,得出确却的结果后,就开始对症治疗了。用下面的方法治疗痛风,效果是出奇的好,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好得这样快:5天,让爸爸的腿脚全部消肿,7天完全不痛了,而且,因为一直坚持艾灸和泡脚,到现在都没有复发过。后来,我爸爸逢人就说:“要不是我三女儿将我的痛风治好,恐怕我的坟上都长草了”。
2、案例《谢锡亮灸法医案》
患者刘某,男,44岁,中铁十二局干部。患痛风症,发病部位在单侧第一跖趾核骨周围,有时在双侧同一部位。饮食不慎时极易诱发,对高嘌呤饮食、酒类、肥甘辛辣食品不敢进口。发病时核骨周围红肿,活动受限,起病突然,常在夜间发作,疼痛难忍,经多处治疗,服多种方药无效,年4月14日来诊。
用生姜泥(新鲜生姜绞碎成泥)敷患处,较大艾炷施灸。取穴:大椎、足三里、商丘及阿是穴。经过几次治疗红肿逐渐消失,尿酸盐恢复正常,疼痛缓解,三四个月痊愈。饮食不需忌口,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很高兴。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